1、人人都在 “演戏”:别信道德,信自己的实力
村里的王大伯,以前总觉得 “人心都是善的”,对谁都掏心掏肺。有次他帮邻村的张老板联系了个大订单,张老板当时嘴甜得发齁,一口一个 “王哥”,说 “以后肯定好好报答你”。可等订单完成,王大伯没了利用价值,张老板再见到他,连招呼都懒得打,还背后说他 “没文化,只会瞎忙活”。
王大伯后来想通了:“这世上哪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你对别人有用,他就对你笑脸相迎、善解人意;你对他没用,他就对你冷淡自私、翻脸不认人。” 他常跟村里的后生说:“别对任何人抱道德期待,那是最蠢的事。你要做的是好好提升自己,等你实力够强,不管别人怎么‘演戏’,你都不用怕。”
村里的人都懂:人心就像地里的草,风向变了就会歪。你自己长得壮实,就不怕草抢养分;你自己有本事,就不怕别人变脸色。
2、接受 “无能为力”:尽人事,知天命
村里的李婶,以前总爱钻牛角尖。儿子高考没考上好大学,她天天愁眉苦脸,觉得 “这辈子完了”;老伴身体不好,她总想着 “要是能替他生病就好了”,结果自己也憋出了病。
后来村里的老中医跟她说:“人到了一定年纪就该知道,很多事不是你能掌控的,很多人也不是你能改变的。你尽了力就行,剩下的就交给天意,别跟自己过不去,也别跟别人过不去。” 李婶听了,慢慢放宽心,不再纠结儿子的前途,专心照顾老伴和自己的身体。没想到儿子后来学了汽修,生意做得红火,老伴的身体也渐渐好转。
李婶说:“以前总觉得非要得到什么才叫幸福,现在才知道,接受无能为力,保持坦然心态,日子才能过得下去。你现在拼尽全力追求的东西,说不定将来一文不值。”
3、社会不看 “对错”:你弱,就容易被欺负
村里的小周,以前说话总是没底气,见谁都唯唯诺诺。在镇上的工厂打工,同事总把麻烦的活推给他,老板也总压他的工资。有次他明明没做错事,却被同事冤枉,他也不敢反驳,只敢默默流泪。
王大伯见了,就劝他:“这社会不是你没做错,就没人欺负你。你表现得越弱,越没人同情你,反而会被人当成软柿子捏。” 小周听了,慢慢学着挺直腰杆说话,同事再推给他额外的活,他会说 “这不是我的活,我干不了”;老板再压他工资,他会说 “我的能力不止这个价”。
没想到,同事和老板反而对他客气了,再也没人随便欺负他。小周说:“人就像地里的庄稼,长得弱不禁风,就会被虫子啃、被风雨打;长得壮实,别人才不敢轻易招惹。”
4、圈子决定人生:跟什么样的人,就成什么样的人
村里的李四,年轻时总爱跟一群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天天打麻将、喝酒、逛夜店,还觉得 “这样才潇洒”。结果,同龄人都在种地、学手艺、赚大钱,他却把家里的积蓄挥霍一空,三十多岁了还没成家,日子过得一塌糊涂。
而隔壁的赵叔,年轻时总爱跟镇上的老板们打交道,跟着他们谈生意、学经验。慢慢的,赵叔也开了家小工厂,生意做得红火,还娶了个贤惠的媳妇,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王大伯常说:“跟着蜜蜂找花朵,跟着苍蝇找厕所。你混什么样的圈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天天跟狐朋狗友混,能有什么大出息?天天跟有本事的人在一起,耳濡目染也会变得厉害。” 村里的人都懂:圈子就像染缸,你进去了,就会被染上相应的颜色。
5、青春藏不住问题:趁年轻,攒下 “底牌”
村里的小芳,年轻时长得漂亮,觉得 “青春就是资本”,天天好吃懒做,还总说 “反正我年轻,不怕没机会”。可随着年龄增长,她的颜值慢慢下降,又没什么本事,只能靠打零工糊口,日子过得很拮据。
而隔壁的小丽,年轻时虽然长得普通,却很努力。她学做手工布鞋,还跟着网上的教程学直播卖货,慢慢攒了些钱,还开了家自己的小店。现在人到中年,她的生意越做越大,日子过得很红火。
小丽说:“青春能掩盖很多问题,丑、穷、任性…… 可年龄一增长,试错成本就越来越高。你必须趁年轻,给自己攒下能与世界对抗的资本,等青春不在了,才有拿得出手的底牌。”
6、厉害的人,都有 “强屏蔽力”
村里的赵叔,是出了名的 “厉害人”。他开了家小工厂,不管村里的闲言碎语,也不管别人的家长里短,一门心思搞生产、跑市场。有人跟他说 “谁谁家又吵架了”,他会说 “跟我没关系”;有人跟他说 “哪个老板又赚钱了”,他也只是听听,从不羡慕、不嫉妒。
有人说他 “冷漠”,赵叔却不这么认为:“我不是冷漠,是不想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关的人和事上。把那些没用的东西屏蔽掉,才能专心做自己的事。” 正因为如此,他的工厂越做越大,成了镇上有名的企业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人性的那些事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