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尉一语中的!”陈墨叹服道,“是在下思虑不周,只钻了牛角尖。这机关设计,非但要解决复位,还需考虑适应性、可靠性,更要融入水战战术之中。”
曹操微微一笑:“大匠过谦了。操不过偶有所感,信口言之。器械改进,终需倚仗大匠这般巧思妙手。只是觉得,此器等若改进成功,未来楼船巨舰,或许不应仅依赖拍竿一器,当如陆战一般,远近兵器搭配,方成体系。”
“体系……”陈墨喃喃重复着这个词,眼睛渐渐亮了起来。陛下也曾提及“体系”二字,如今曹操又点出此节,让他豁然开朗。或许,自己不应该孤立地改进拍竿,而应该从提升整艘战舰战斗力的角度去思考,拍竿只是其中一环,还需考虑弓弩射击、接舷战、甚至……防火攻?
就在两人深入探讨之际,一名小黄门匆匆走入工棚,尖声道:“陈墨接旨!”
工棚内众人连忙跪倒。
小黄门展开一卷绢帛,朗声道:“陛下口谕:闻陈墨潜心舟楫之利,朕心甚慰。水战之道,国之大事,不可不慎。着陈墨精研拍竿等水战器械,可试制小型验证之物,于洛水试演。所需物料人力,一应满足。然切记,稳妥为上,勿求速成。另,新戟量产之事,亦需加紧督办,不可懈怠。钦此。”
“臣陈墨,领旨谢恩!”陈墨叩首接旨,心中既感振奋,又觉压力如山。陛下显然时刻关注着这里的进展,既给予了支持,也提出了要求,尤其是“稳妥为上,勿求速成”八字,更是金玉良言。
小黄门传旨完毕,便转身离去。曹操起身,对陈墨拱手道:“恭喜大匠,圣眷正隆。看来陛下对水军建设,寄望深远啊。”
陈墨苦笑道:“圣恩深重,唯恐才疏学浅,有负陛下重托。”
曹操目光深邃,低声道:“大匠只需谨记陛下‘稳妥’之嘱,循序渐进便是。这洛阳城中,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将作监,盯着新军,盯着……陛下的一举一动。功成,未必尽是福;稍有过失,则恐万劫不复。大匠,好自为之。”
曹操的话意味深长,带着明显的提醒之意。陈墨并非不通世务之人,闻言心中一凛,顿时明白了其中的关窍。军械改良,涉及军权国力,必然触动某些势力的利益。自己身处漩涡中心,稍有不慎, 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多谢北部尉提醒!”陈墨郑重道谢。
曹操笑了笑,不再多言,转身告辞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工棚外的光晕中。
送走曹操,陈墨回到楼船模型前,心情却与方才截然不同。陛下的期望,曹操的提醒,未来的风险,都沉甸甸地压在他心上。他再次拿起炭笔,看着木牍上那个粗糙的滑轮绞盘草图,沉思良久。
最终,他并没有急于去完善那个激进的设计,而是对身边的老工匠吩咐道:“先将这拍竿模型,按古法原样放大,制作一具可供数人操作的实物,置于平底船上。我们要先在平静的洛水之上,彻底摸清其原有性能、力道、缺陷,获取详实数据。”
“那……这改进之事?”老工匠问。
“改进之事,急不得。”陈墨目光沉稳,“待我们吃透了旧器,再谈新法。陛下说得对,稳妥为上。”
他走到工棚窗边,望向窗外波光粼粼的洛水。水面上,几艘普通的官船正在航行。他知道,总有一天,巨大的楼船会再次出现在这水面之上,承载着大汉的威仪与梦想。而他所要做的,就是为这些未来的巨舰,装上最可靠、最有力的臂膀。只是,这条创新之路,注定不会平坦。朝堂的暗流,技术的难关,都如同这洛水下的暗礁,需要他时刻警惕,步步为营。他将目光从水面收回,重新投注到那具沉默的拍竿模型上,眼神变得无比专注。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