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隗躬身一礼,声音不急不缓,带着久居上位的从容:“陛下,北疆烽火,确令人心忧。鲜卑桀骜,檀石槐枭雄之姿,侵我疆土,戮我百姓,实乃国之大耻!”
他先定下基调,表明立场,随即话锋一转:“然,老臣以为,治国之道,当权衡利弊,谋定而后动。鲜卑举族皆兵,来去如风,其势正盛。而我大汉,近年来天灾不断,国库并非充盈,若骤然兴数十万之师,远征塞外,其耗费几何?恐非小数。此其一也。”
他抬起眼皮,看了刘宏一眼,继续道:“其二,大军远征,粮草转运,千里不绝,需征发无数民夫,势必影响农时,动摇国本。若战事迁延,则国库空虚,民生凋敝,恐生内变。届时,外患未除,内忧又起,社稷危矣!”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悲天悯人的语调:“其三,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檀石槐虽桀骜,所求者,无非财货女子。我天朝上国,物阜民丰,若遣一能言善辩之使,赍带金帛,前往抚慰,陈说利害,许以互市之利。使其得到实惠,或可令其退兵。如此,则不费一兵一卒,可保北疆安宁,百姓免受战火之苦。岂不胜于劳师远征,徒耗国力?”
袁隗一番言论,引经据典,看似老成谋国,处处为朝廷、为百姓着想。他话音刚落,立刻得到了不少官员的附和。
“司徒公所言极是!”
“陛下,北伐之事,还请三思啊!”
“若能以财货消弭兵灾,实乃上策!”
“国库空虚,实不宜大动干戈……”
出声附和的,多是一些年纪较大的官员、或是与袁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门生故吏。他们代表了朝中一股强大的保守势力,习惯于维持现状,害怕变革,更畏惧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对他们自身利益的潜在冲击。
卢植眉头紧锁,出列想要反驳,却被刘宏一个细微的眼神制止。刘宏想看看,除了皇甫嵩,还有谁会站出来。
果然,面对袁隗这番“怀柔”论调,武官班列中,一股压抑不住的怒气终于爆发了。
“司徒公此言差矣!”
一声如同闷雷般的断喝,震得大殿嗡嗡作响。只见皇甫嵩大步出列,甲胄铿锵,他甚至没有先向皇帝行礼,便怒目直视袁隗,声若洪钟:“末将敢问司徒公,以财货羁縻,能羁縻几时?!今日他索要千金,你给了;明日他索要万金,你给是不给?后日他要我大汉公主和亲,你许是不许?!”
他声震屋瓦,气势逼人,一下子将那些附和的声音压了下去。
袁隗脸色一沉,他身份尊贵,何时被一个武夫如此当众顶撞?但他城府极深,并未立刻动怒,只是淡淡道:“皇甫将军稍安勿躁。老夫并非怯战,而是为国计民生考量。若能以较小的代价平息干戈,何必非要妄动刀兵,致使生灵涂炭?”
“较小的代价?”皇甫嵩怒极反笑,笑声中充满了悲愤,“司徒公可知,那雁门关下,躺着多少我大汉将士的尸骨?那马邑、剧阳城中,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他们的代价,小吗?!”
他猛地转身,面向御座,单膝跪地,抱拳道:“陛下!鲜卑狼子野心,绝非财货所能满足!檀石槐统一漠南,其志不在小!他今日寇雁门,明日就能寇云中、寇代郡!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胡马又至矣!”
这番话,引用了后世苏洵《六国论》的典故,但在此情此景下,由皇甫嵩这耿直武将口中说出,竟格外具有冲击力。连一些中立的官员,也不禁微微颔首。
“陛下!”皇甫嵩抬起头,目光灼灼,声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末将愿立军令状!只需陛下授予精兵数万,足量粮草,末将必亲提锐旅,北上迎敌,不破鲜卑,誓不还朝!定要将那檀石槐的首级,悬于北阙之下,以告慰死难将士和百姓的在天之灵!让我大汉龙旗,再次飘扬于阴山之上!”
“皇甫将军忠勇可嘉!”袁隗不等刘宏表态,立刻接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讥讽,“然,将军可知,数万大军,日费千金?将军可知,塞外苦寒,地形复杂,一旦粮道被断,或陷入重围,便是全军覆没之祸?届时,将军马革裹尸,固然成全了忠义之名,可我大汉的国力损耗,边疆的局势崩坏,又该由谁来承担?”
他这是直接将“穷兵黩武”、“浪战误国”的帽子,隐晦地扣了过来。
“你!”皇甫嵩气得脸色通红,霍然站起,手握剑柄,青筋暴起。他是一员猛将,擅长冲锋陷阵,但在朝堂这等唇枪舌剑的场合,与袁隗这等老谋深算的政客辩论,着实落了下风。
“皇甫将军!”卢植见状,知道不能再沉默,立刻出列,先是喝止了皇甫嵩可能失仪的举动,然后对袁隗拱手道,“司徒公,皇甫将军一心为国,其情可悯。然,公之所言‘抚慰’之策,请恕下官不敢苟同。”
他将矛头接了过去,以文官的身份与袁隗辩论:“檀石槐非寻常胡酋,其志在吞并草原,觊觎中原。若我朝示弱,以财货求和,彼必以为我软弱可欺,气焰只会更加嚣张!届时,非但不能平息边患,反而会引来更多的觊觎和侵扰!此非安边,实乃养虎为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