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 刘宏连说三个好字,猛地转身,扶起陈墨,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陈卿,此乃国之利器!你立下大功了!” 他心中的阴霾在此刻被这凌厉的弩箭驱散了大半。
“全赖陛下天纵奇思,臣等不过是依图索骥,略尽绵力。” 陈墨不敢居功。
“不必过谦。图纸是骨架,而将其变为现实的血肉,靠的是卿等巧手与心血。” 刘宏拿起那具尚带余温的连弩,仔细掂量,“重量如何?可靠否?造价几何?”
陈墨早已准备充分,对答如流:“陛下,此原型弩全重约十五汉斤(约合现代8公斤),强健士卒可持之作战。至于可靠,臣等已反复测试三百次以上,其间更换过三次易损簧片,整体结构无恙。只是…” 他略一迟疑,“这连续击发对弩臂、弩弦要求极高,须用最上等的柘木、牛筋与胶,且青铜机括需巧匠精心打磨,故单弩造价,约为制式蹶张弩的五倍。”
“五倍…” 刘宏沉吟片刻,随即斩钉截铁道,“值得!再贵也值得!朕给你一道手谕,将作监一应资源,随你调用!宫中武库珍藏的百年柘木料,朕也准你动用!”
“谢陛下!” 陈墨激动得声音发颤。对于一个匠人而言,没有什么比毫无保留的支持更令人振奋了。
“不过,此弩亦有缺陷。” 陈墨是个务实的技术官员,兴奋之余不忘指出问题,“陛下请看,为追求速射,箭矢不得不缩短,导致五十步外,力道与准头衰减严重,难以威胁重甲目标。且连续射击后,弩臂受力巨大,需冷却间歇,不可无休止使用。”
刘宏闻言,非但没有失望,反而更加欣赏陈墨的严谨。“无妨!世间岂有完美无缺之兵器?此弩之长,在于近距泼洒箭雨,压制冲锋,乃守营、据险之无上利器!朕要的不是它能替代所有弩,而是要它在关键时刻,能打出汉军前所未有的火力密度!”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战略家的光芒,“你可曾想过,若朕的羽林卫,每人除长戟、环首刀外,再配一具此弩,于车阵之后,当胡骑冲至阵前五十步时,千弩齐发,万箭如蝗…那将是何等光景?”
陈墨顺着刘宏的描述想象那画面,不禁热血沸腾,躬身道:“陛下圣明!胡骑倚仗者,弓马骑射,来去如风。若遇此弩,其冲锋之势必遭迎头痛击,人马皆成刺猬!”
“正是此理!” 刘宏抚摸着冰冷的弩身,当即下令,“陈墨听旨!”
“臣在!”
“朕命你,即刻于将作监内遴选绝对可靠之匠师,组建‘元戎弩作’,昼夜赶工,先期制造三百具此等连弩!务求精益求精,宁慢勿滥!所需物料、银钱,由少府与大司农协调,若有阻碍,可直接持朕之手谕来见!”
“臣,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陈墨深深叩首,感觉肩上的担子重若千钧,却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刘宏看着陈墨退下的背影,心中激荡难平。元戎连弩的成功,不仅仅意味着一件新式武器的诞生,更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他主导的军事改革,正在从编制、训练,延伸到最核心的武器装备层面,并且结出了实实在在的果实。这将成为他说服朝中质疑者,激励前线将士最有力的证明。
他踱步回案前,铺开一张新的绢帛,提笔蘸墨。他需要立刻给前线的皇甫嵩写一封密信,告知他这一好消息,并让他开始思考如何将这种新武器融入现有的战术体系,尤其是如何配备给正在边军中进行新式训练的“教导旅”,让他们如虎添翼。同时,也要叮嘱陈墨,在量产过程中,必须做好保密工作,尤其是核心的“连机”结构,绝不能让技术泄露,特别是不能被北方的胡虏或朝中某些心怀叵测之人窥去。
然而,就在刘宏笔走龙蛇,开始书写密信之时,殿外再次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比之前陈墨来时更为慌乱。
“陛下!陛下!” 仍是那名贴身宦官,声音带着惊恐,“不好了!宫外…宫外刚刚传来消息,将作监…将作监存放重要木料的偏院,走水了!火势…火势甚大!”
刘宏手中的御笔猛地一顿,一滴浓墨重重地砸在刚刚写下“元戎”二字的绢帛上,迅速氤氲开一片刺眼的黑。他抬起头,眼中瞬间布满了寒霜。
存放重要木料的偏院?偏偏在这个时候失火?
是意外,还是…有人已经将黑手,伸向了这刚刚诞生的“国之利器”?
一股寒意,顺着刘宏的脊椎悄然爬升。他知道,打造利器的道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朝堂之上的暗流,边疆之外的强敌,如今,似乎又多了一双隐藏在黑暗中的眼睛。这场北疆的烽火,远比看上去的,更加复杂和凶险。
他缓缓放下笔,看着那被墨迹污损的绢帛,声音冷得如同塞外的寒冰:
“传令羽林卫,即刻封锁将作监,任何人不得出入。再令卢植,亲自带人给朕查!天亮之前,朕要知道,这火,到底是怎么烧起来的!”
殿内的烛火,因他话语中的杀气而微微摇曳,将他的影子拉长,投在墙壁的舆图上,仿佛一尊即将出征的战神,目光已穿越宫墙,锁定了那潜藏在阴影中的敌人。元戎连弩的锋芒已现,而围绕着它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