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的风,裹挟着细沙和草屑,吹过连绵的汉军大营,带来刺骨的寒意,也带来了远方若有若无的血腥气。中军大帐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帐外的凛冽,却驱不散刘宏眉宇间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他刚刚批阅完来自洛阳的又一封奏报,内容是关于漕运粮草损耗的。数字精细,条陈清晰,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然而,越是如此,他心中那份源于现代灵魂的不安就越是清晰——写在竹简上的数据,与前线士卒真实的生活,往往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皇甫嵩的整肃卓有成效,段颎的捷报振奋人心,但他深知,一支军队真正的筋骨与魂魄,藏在最基层的营寨里,藏在那些无名士卒的饭碗和闲谈中。
“卢师,”他放下简牍,看向一旁正在整理文书的卢植,“整日军报所言,皆是斩获、部署、粮秣数目。朕想听听,营中士卒近来……都在议论些什么?”
卢植闻言,放下手中的工作,略一沉吟,谨慎答道:“回陛下,军中议论,多集中于战事。将士们感念陛下天恩,军饷足额,赏罚分明,士气颇为高昂。”他顿了顿,补充道,“此皆皇甫将军与段将军治军有方,亦乃陛下革新之功。”
这话挑不出错处,也是卢植基于自身层级所能看到的“真实”。但刘宏要的,不是这份经过层层过滤的“真实”。
刘宏站起身,走到帐壁悬挂的北疆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他们已经占领的区域。“是啊,军报上看,一片大好。”他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但朕记得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卢师,你说,若朕此刻走入任意一个士卒居住的营帐,与他们同食一锅饭,他们所言的‘士气高昂’,会与军报上一般无二吗?”
卢植神色一凛,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图。“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营中人员混杂,万一……”
“在朕自己的大军之中,若还算‘险地’,那这仗也不必打了。”刘宏打断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朕意已决。不必惊动皇甫嵩,你去寻两套普通的军侯衣甲来。史阿。”
随着他的轻唤,一道如同影子般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帐角,正是他的贴身暗卫首领史阿。
“你随朕同行,无需靠得太近,留意有无心怀叵测之辈即可。”
“诺。”史阿的回答简短有力。
卢植深知皇帝一旦决定,便难以更改,只得躬身:“老臣……遵旨。只是陛下,务必万分小心。”
片刻之后,刘宏与史阿已换上略显陈旧、带着汗渍和尘土气息的军侯皮甲和戎服。铜镜中,那个威仪天下的年轻帝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面容略显苍白、眼神却格外锐利的青年军官。刘宏对着镜子调整了一下呼吸,努力让自己的姿态更符合一个底层军官的模样。
“走吧,”他对史阿道,“让我们去看看,朕的大汉锐士们,私下里究竟是何光景。”
此时已近傍晚,正是各营埋锅造饭的时候。刘宏与史阿低着头,混在往来巡哨和换岗的士兵中,并未引起太多注意。他们刻意避开了旗帜鲜明、戒备森严的中军及各主力校尉营,专往边缘的、由郡国兵和新附兵组成的营区行去。
空气中弥漫着炊烟、马粪以及一种长期无法洗澡而形成的混合体味。与中军区域的肃杀整齐不同,这里的营寨显得有些杂乱,栅栏歪斜,巡哨的士兵也带着些许惫懒。士兵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火堆旁,等待着釜中的粟米饭煮熟,低声交谈着,偶尔爆发出一阵压抑的笑骂声。
刘宏的目光如同最精细的扫描仪,掠过一张张被风沙和疲惫刻上痕迹的脸庞,掠过他们身上保养程度不一的兵器,掠过他们脚上或新或旧的靴子。他注意到,大部分士兵领到的确实是新式的炒米干粮,但有些人似乎更偏爱将干粮省下,依旧煮着传统的粟米饭,或许是因为更习惯,也或许……是想省下干粮作为私藏。
他选中了一个较大的火堆,约莫有十余人围坐。这些士兵衣甲不算齐整,但眼神里还保留着一些生气,不像旁边另一堆人那样死气沉沉。
“兄弟,叨扰了,借个火暖暖身子。”刘宏模仿着记忆中看过的影视剧里军官的粗豪语气,拉着史阿凑了过去,自顾自地在火堆旁找了个空位坐下。
士兵们愣了一下,见是两位不认识的“军侯”,纷纷下意识地挺直了些腰板,脸上带着底层士兵见到军官时固有的恭敬与一丝疏离。
“两位军侯请便。”一个年纪稍长、脸上带疤的老兵开口道,声音沙哑,他似乎是这群人的头儿。
刘宏笑了笑,努力让自己显得随和:“不必拘礼,我等是从段将军那边调过来的,刚交割完军务,路过此地。这鬼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他搓了搓手,很自然地引入话题。
“谁说不是呢,”老兵接口道,语气放松了些,“好在今年的冬衣还算厚实,没像前年那样,发些絮都不匀的破烂货。”他这话带着点感慨,也带着对现状的认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