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风在荒原上呼啸,卷起地上的枯草和尘土,打在人的脸上,生疼。刘宏一行人马不停蹄,一路向西,朝着洛阳方向疾驰。与来时那种带着探查目的的沉凝不同,归途的气氛更多了几分山雨欲来的紧迫和压抑。每个人心头都像是压着一块巨石,钜鹿城外那万人空巷、狂热朝拜的景象,以及张角那深不可测的眼神,如同梦魇般萦绕不去。
天色渐晚,队伍在一处背风的河谷地带扎营。篝火点燃,驱散了些许寒意,却驱不散众人心头的阴霾。护卫们沉默地检查着武器和马匹,轮流警戒,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沉沉的夜幕。秘阁文士们则借着火光,抓紧时间整理和补充沿途记录的见闻与数据,纸张翻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刘宏独自坐在最大的一堆篝火旁,跳跃的火光映照着他年轻却布满寒霜的脸庞。他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块冰冷的玉佩,目光投向黑暗中未知的远方,脑海中反复回放着白日在钜鹿的所见所闻。
张角那极具煽动力的言辞,信徒们狂热的眼神,严密如军队的组织,还有那看似神奇、实则诡异的“符水”……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明确的结论:太平道绝非疥癣之疾,而是已然成长为足以噬人心魄、撼动国本的庞然巨物!其危害,甚至远超北方的鲜卑!
“玄圭。”刘宏忽然开口,声音在噼啪的燃烧声中显得异常清晰。
如同一道影子,玄圭无声无息地出现在火光边缘。“主公。”
“那碗‘符水’,交给太医令了吗?”刘宏问道,目光依旧看着跳动的火焰。
“已交由王太医令秘密查验。他正在自己的帐篷内进行初步辨析。”玄圭回答道。王太医令是此次随行的医官之首,医术精湛,更为重要的是,他出身医学世家,对药材和毒理有着极深的造诣,且对刘宏忠心耿耿,是少数几个知晓皇帝部分真实意图的心腹之一。
刘宏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他知道,检验那碗符水,是揭开张角“神迹”面纱的第一步,也是从根基上瓦解太平道信仰的关键一环。他需要确凿的证据,来证明那所谓的“神恩”,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就在此时,营地边缘一顶较小的帐篷里,烛火通明。
年约五旬、胡须花白的王太医令,正神情专注地对着面前那张简陋的行军木案。案上,摆放着几个大小不一的瓷碗、一小堆研磨药材的工具,以及那碗被小心翼翼取回来的“神符水”。
帐篷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混合着符纸灰烬和某种奇异草药的苦涩气味。
王太医令先是仔细观察着符水的颜色和沉淀物。浑浊的水中悬浮着黑色的符纸灰烬,除此之外,肉眼似乎看不出什么特别。他取出一根银针,探入水中,停留了片刻后取出,对着烛光仔细查看。银针并未变黑,排除了常见的砒霜等矿物剧毒。
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王太医令眉头紧锁,他知道,很多能够影响人心智、麻痹感官的药物,并不一定会让银针变色。
他接着用一根干净的木签,蘸取了一点符水,放在鼻尖下轻轻嗅闻。除了符纸燃烧后的烟火气和水的土腥气,他似乎还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若有若无的甜腥气,以及一种难以形容的、略带辛辣的草木气息。
这丝异常的气味,让他精神一振。他立刻取来一个干净的空碗,将少许符水滴入,然后拿起随身携带的一个小皮囊,从中倒出些许白色粉末——这是用常见几种碱性植物烧制后提纯的“石碱”,可以用来检验某些生物碱成分。
粉末落入符水中,并未立刻发生剧烈反应。王太医令并不气馁,他又取出一小片试毒的验毒银牌(其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对某些硫化物和生物碱比普通银针更敏感),将其浸入符水。
这一次,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当他再次取出银牌时,借着烛光,他清晰地看到,银牌接触符水的边缘部分,呈现出一种极其细微、不仔细看几乎无法察觉的淡黄色晕染!
“果然……有问题!”王太医令瞳孔微缩,低声自语。这淡黄色晕染,虽然不明显,但结合那特殊的气味,他心中已经有了七八分把握。
为了进一步确认,他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尝试。他唤来自己的药童,让他去营地附近寻找几只夜间活动的飞蛾或者甲虫。药童很快用纱网兜来了几只不小的蛾子。
王太医令用木签蘸取了稍多一点的符水,小心翼翼地涂抹在其中一只蛾子的口器附近。
起初,那蛾子还在奋力挣扎。但不过数十息之后,它的动作明显变得迟缓起来,扑扇翅膀的频率越来越慢,最终趴在桌案上一动不动,仿佛陷入了沉睡。用细针轻刺,反应也极为微弱。
“麻醉……致幻……”王太医令看着那只不再动弹的蛾子,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行医数十载,深知能产生这种效果的药物是哪些。曼陀罗的花粉或种子?某些特殊的麻蕡(大麻)提取物?还是西域传来的、更为罕见的毒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