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五年的寒冬,洛阳城在夜色中沉寂。连绵的宫阙楼阁覆着一层薄雪,在稀薄的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泽。唯有北宫南宫的少数几处殿宇,还亮着零星的灯火,如同蛰伏巨兽未曾闭合的眼眸。
戌时三刻,数骑快马如同撕裂夜幕的闪电,自平城门飞驰而入,马蹄踏在清扫过的青石御道上,发出急促而沉闷的声响,打破了皇城的宁静。守卫宫门的羽林郎显然早已接到密令,并未阻拦,只是在那队骑士掠过时,无声地躬身行礼。
为首一骑,正是风尘仆仆、斗篷上还沾着未化尽雪沫的刘宏。他勒马停在南宫的玉堂殿前,利落地翻身下马,将马缰随手抛给迎上来的黄门宦官,动作间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仿佛来自尸山血海的凛冽寒气。他甚至来不及换下那身沾满尘土与风霜的常服,便大步流星地踏入了殿内。
“陛下……”当值的宦官首领趋步上前,小心翼翼。
“传朕口谕,”刘宏的声音如同殿外凝结的冰棱,冷硬而直接,“即刻密召尚书令卢植、尚书仆射荀彧,还有……守宫令贾诩,至温室殿见驾。不得声张,不得延误!”
“谨遵陛下旨意!”宦官首领心头一凛,不敢多问,连忙躬身退下,亲自前去传召。皇帝深夜归京,不及歇息便急召这几位并非全是顶级公卿,却显然是心腹中的心腹,必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
刘宏没有停留,径直穿过玉堂殿,走向更深处的温室殿。这里是他在南宫处理机密政务的常用之所,殿内设有火龙(地下供暖系统),温暖如春,与殿外的酷寒判若两个世界。然而,此刻踏入殿中的刘宏,却并未感到丝毫暖意,反而觉得有一股更深的寒意,从心底蔓延开来。
他屏退了所有侍从,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牛皮舆图前。图上,帝国的山川河流、郡县城镇清晰可见。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死死钉在冀州、豫州、青州等太平道活跃的区域,仿佛要透过这薄薄的牛皮,看到那下面涌动的、足以焚毁一切的暗流。
约莫半个时辰后,殿外传来细碎而规律的脚步声。
首先进来的是尚书令卢植。他年近五旬,面容清癯,目光炯炯,穿着一身略显陈旧的官袍,显然是接到诏令后匆忙赶来,连衣冠都未曾仔细整理。他见到刘宏,一丝不苟地行君臣之礼,眉宇间带着凝重与探询。他是刘宏在士林中最为倚重的柱石,刚正不阿,通晓军事政务。
紧随其后的是尚书仆射荀彧。他年纪稍轻,不过三十许,面容俊雅,气质温润如玉,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却闪烁着与其年龄不符的睿智与沉静。他步履从容,行礼时姿态优雅,仿佛无论面对何种惊变,都能保持内心的镇定。他因在北伐后勤及北疆屯田规划中展现出卓越的内政之才,被破格提拔,已隐隐成为刘宏在经济民政方面的首席智囊。
最后一人,则是守宫令贾诩。他的官职不高,仅仅是负责宫中典籍文书的小官,但能出现在此,本身就意味着不凡。他年纪与卢植相仿,相貌普通,甚至有些平庸,属于扔进人堆里就找不出来的那种。他进来时微微低着头,眼神内敛,仿佛对殿内奢华的一切都视而不见,但偶尔抬眼间,那眸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如同毒蛇般冷静算计的光芒,却让人心生寒意。他是刘宏通过特殊渠道发掘的“奇士”,精于谋略,洞察人心,擅长在混乱中寻找胜机。
三人虽然同时被召,但彼此间并无过多交流,只是用眼神微微致意,便按照官位高低,肃立在刘宏面前。他们都感受到了皇帝身上那股不同寻常的、近乎凝实的沉重压力,以及这深夜密召背后所蕴含的非同小可之事。
“都免礼吧。”刘宏转过身,目光从三人脸上缓缓扫过,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声音低沉而沙哑,“朕离京月余,巡视冀、豫。所见所闻,触目惊心,帝国……已到了生死存亡之秋!”
一句话,如同惊雷,在温暖的温室殿内炸响!
卢植眉头紧锁,荀彧眼神一凝,连一直低着头的贾诩,也微微抬起了眼皮。
刘宏没有给他们消化和提问的时间,径直走到书案前,将那一叠由秘阁文士和玄圭精心整理、记录着血泪与阴谋的文书、图纸、证词,重重地拍在了案上!
“看看吧!”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痛楚与愤怒,“看看朕的天下,看看朕的子民,看看那些蛀空帝国根基的蠹虫,看看那个即将把一切拖入深渊的巨兽!”
卢植率先上前,拿起最上面一份关于冀州流民、土地兼并、“诡名挟佃”的详细记录。看着那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一桩桩血淋淋的案例,他的脸色越来越白,持着文书的手开始微微颤抖。他是儒家子弟,信奉仁政爱民,眼前这字里行间透出的惨状,几乎击穿了他的信念。“这……这……豺狼当道,民不聊生……竟至于斯?!”
荀彧则默默地拿起了关于钜鹿太平道聚会、组织架构、以及“符水”检验结果的报告。他看得极其仔细,越看神色越是凝重。当看到“三十六方”军事编制和“甲子”起事的确切情报时,他猛地抬起头,看向刘宏,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陛下,此……此事当真?!那张角,竟有如此野心与实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