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的喧嚣与灯火,如同一个巨大而虚幻的泡沫,将洛阳城中心的荣耀与喜悦牢牢包裹。然而,就在距离宫城不过数里之遥的太傅府邸,气氛却截然不同。
袁府,四世三公的积累,让这座府邸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高墙深院,飞檐斗拱,连门口那对饱经风霜的石狮子,都仿佛带着睥睨众生的傲慢。今夜,府邸正门紧闭,侧门也少有人员进出,唯有后院一间极为隐秘的书房,灯火通明,人影绰绰。
书房内,熏香是上好的沉水香,气味醇厚悠远,却压不住空气中弥漫的那股凝重与算计。太傅袁隗端坐于主位,他已然换下了宴会上那身庄重的朝服,穿着一件深紫色的常服,更显得面容清癯,眼神深邃。他手中把玩着一块温润的白玉如意,动作缓慢,似乎全副心神都沉浸其中。
下首左右,分别坐着几位在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光禄勋杨彪,脸色沉静,眼神却不时闪过精光;太仆黄琬,须发皆白,但腰背挺直,精神矍铄;宗正刘虞,身为汉室宗亲,此刻却眉头紧锁,面有忧色;还有几位诸如张温、崔烈等位列九卿或掌握实权的士族代表。可以说,除了明确站在皇帝一边的荀彧、皇甫嵩等人,以及一些中立派,大汉朝廷中最顶尖的士族门阀领袖,几乎尽聚于此。
这里没有丝竹管弦,没有美酒佳肴,只有清茶数盏,以及比茶汤更苦涩、更冰冷的现实。
“诸位,”袁隗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玉如意,声音平和,打破了室内的寂静,“今日未央宫之宴,想必都感触良多吧。”
杨彪冷哼一声,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懑:“感触?何止是感触!袁公,您也看到了,陛下对皇甫义真、卢子干是何等器重!太尉!司空!假节钺!呵呵,下一步,是不是要封王了?”
他越说越激动,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我等世家,累世公卿,辅佐汉室,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陛下登基以来,先是用那酷吏般的‘御史暗行’,罗织罪名,清除异己,多少同僚故交因此家破人亡!后又行那什么‘均输平准’,‘限田假田’,与民争利,断我世家根基!如今,更是倚重这些军功新贵,将我等于朝堂之上,置于何地?”
黄琬叹了口气,接口道:“文先(杨彪字)所言,正是我等忧虑之处。陛下……太过锐意进取了。其所行新政,看似为了强国,实则步步紧逼,令我士族几无立足之地。长此以往,这朝堂之上,哪里还有我等说话的地方?”
“更可怕的是那军队!”另一位官员压低声音,脸上带着恐惧,“诸位可曾见今日朱雀门下场景?‘皇甫万岁’!这呼声……这军心……俨然已是皇甫家之私兵!若有一日,陛下……或是皇甫嵩他……稍有异动,这洛阳城,这大汉天下,谁主沉浮?”
这句话,像一把冰冷的匕首,刺中了所有人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他们不怕皇帝有权,但他们怕皇帝的权力建立在不受他们控制的武力之上,更怕这武力被另一个强大的臣子所掌握。皇权与将权的结合,对他们这些依靠经学传承、门生故吏网络维系地位的士族来说,是致命的威胁。
袁隗静静地听着众人的抱怨与恐惧,脸上没有任何波澜,直到声音渐渐平息,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一丝冰冷的锐利:
“所以,我等,就只能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祖辈基业,毁于一旦?看着这大汉天下,变成刘宏与那群武夫的一言堂?”
书房内顿时一静。
刘虞犹豫了一下,开口道:“袁公,陛下虽有……激进之处,但终究是汉室正统,且其平定黄巾、稳固北疆,于国确有功绩。我等身为臣子,是否……”
“是否应该逆来顺受?”袁隗打断了他,目光如炬,看向刘虞,“刘宗正,你乃汉室宗亲,更应知社稷之重!陛下年少,锐气过盛,行事偏激,已非明君之象。其所用之策,看似强国,实则耗损国力,动摇国本!那‘均输平准’,与民争利,致使商路凋敝;那‘限田令’,更是要掘我等世家之根!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却更具煽动力:“更何况,如今最大的隐患,并非新政,而是……兵权!”
他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句道:“诸位试想,若陛下与皇甫嵩君臣一心,凭借其手中那支虎狼之师,还有那无孔不入的‘御史暗行’,这普天之下,还有谁能制衡?届时,莫说我等世家,便是皇亲国戚,生杀予夺,也不过在其一念之间!今日他能因一言不合,便将王甫、曹节等宦官连根拔起,明日,焉知屠刀不会落在我等头上?”
这话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王甫、曹节伏诛时的惨状,以及后续牵连甚广的清洗,依旧是笼罩在洛阳上空的阴影。
杨彪猛地一拍案几,咬牙道:“袁公所言极是!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破了这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