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越说声音越高,带着一股凛然正气,回荡在德阳殿的每一个角落。
“朕今日便在此明言!”刘宏霍然起身,旒珠剧烈晃动,彰显着他内心的激荡,“朕信皇甫嵩,如信朕之手足!朕信卢植,如信朕之腹心!此心此志,天地共鉴!若有再敢散布流言、离间君臣者……”
他的声音骤然转冷,如同数九寒冰,“一经查实,视同谋逆,严惩不贷!”
“谋逆”二字,如同惊雷,炸响在众人耳边!这是最重的罪名!皇帝以此表明态度,其维护皇甫嵩、卢植的决心,已毋庸置疑!
皇甫嵩怔怔地听着,看着御座上那个虽然年轻,却在此刻展现出无比魄力与担当的皇帝,只觉得一股热流猛地冲上眼眶,鼻尖发酸。他原本以为会面临的猜忌、冷落甚至更糟的结局没有到来,取而代之的,是皇帝毫无保留的信任和强有力的维护!这种反差,让他这历经沧桑的老将,也忍不住心潮澎湃,感动莫名。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触地,声音哽咽,带着颤抖:“陛下……陛下……臣……臣皇甫嵩……何德何能,蒙陛下如此信重!臣……万死……难报陛下天恩之万一!”
这一刻,什么功高震主,什么流言蜚语,什么个人安危,仿佛都被皇帝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击得粉碎!他心中只剩下无尽的感激和愿为陛下效死的决心!
刘宏看着跪地哽咽的皇甫嵩,语气缓和下来,带着温言抚慰:“义真请起。朕知你忠心,亦知你受了委屈。”
他示意内侍将皇甫嵩扶起,然后朗声道:“皇甫嵩公忠体国,功在社稷,虽蒙不白之冤,犹自谦退,更显其高风亮节!朕心甚慰,亦心甚痛之!”
他略一沉吟,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再次震惊的决定:“传朕旨意!太尉、槐里侯皇甫嵩,增食邑三千户!赐丹书铁券,录其功绩,传于子孙,世袭罔替!另赐宫中御用药材若干,命太医令悉心为皇甫爱卿调理身体!”
增食邑!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这可是人臣所能得到的极致荣宠了!尤其是丹书铁券,几乎相当于一道免死金牌!皇帝在驳回皇甫嵩请辞的同时,非但没有丝毫削减其荣宠,反而给予了更厚重、更毫无保留的赏赐!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信任,这简直是将皇甫嵩捧到了一个近乎于“与国同休”的崇高地位!
“陛下!不可!臣受之有愧!”皇甫嵩再次跪倒,连连推辞。
“朕意已决,爱卿不必再推辞!”刘宏语气坚决,“此非仅赏你之功,更是安天下忠臣之心!”
他又看向卢植:“卢爱卿同样劳苦功高,增食邑两千户,赐金帛若干!”
卢植也连忙出列谢恩。
这一刻,德阳殿内,几乎所有官员,无论内心真实想法如何,都不得不为皇帝这番高明的处置所折服。这一手,既彻底安抚了皇甫嵩和卢植,稳住了军心和一部分士林之心,又狠狠地敲打了那些散布流言者,彰显了皇帝的绝对权威和知人善任。
恩威并施,莫过于此!
袁隗等人的脸色已经变得极其难看,他们精心策划的离间之计,不仅没有奏效,反而让皇帝借机大大巩固了与功臣的关系,提升了皇帝的威望!他们感觉自己就像奋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还反弹回来让自己憋出了内伤。
曹操看着御座上那个谈笑间便将一场潜在危机化为彰显皇恩浩荡机会的年轻帝王,心中敬畏之情更甚。他终于明白,陛下并非没有看到问题,而是选择了一种更高明、更有利于大局的方式来解决。
刘宏重新坐下,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群臣,平静地宣布:“若无事,便散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
山呼声中,刘宏起身,在内侍簇拥下离开德阳殿。
百官缓缓退出大殿,许多人仍沉浸在方才那戏剧性的一幕中,议论纷纷。
皇甫嵩走在人群中,感觉脚步都有些虚浮,仿佛置身梦中。他手中紧紧攥着那份象征着无上荣宠的赏赐诏书(草案),心中充满了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和澎湃的感激。
然而,在他内心深处,一个细微的声音却在提醒他:陛下的信任固然珍贵,但那“丹书铁券”和“世袭罔替”,又何尝不是一道更加华丽、更加牢固的枷锁?将他,将整个皇甫家族,更加紧密地捆绑在了皇权战车之上,再无丝毫退路。
皇帝今日的“温言慰柱石”,既是保全,也是彻底的收服。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的德阳殿,目光复杂。
“陛下的心思……真是深如渊海啊……”
而这场权力博弈,远未结束。皇帝的下一步,又会是什么?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