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军则每天拍六道钻的实地测试视频,让陆研新远程调整技术细节。
上海实验室的深夜、柘城研发车间的凌晨,两地的灯光隔空呼应,像两颗为“共生”而亮的星。
三、遥定标准:沪柘共绘蓝图,锚定共生方向
一个月后,周一军带着整理好的《六道共生钻技术方案》,远程连线陆研新,两人逐页敲定细节——
“陆博,您看这‘全生命周期品控标准’,培育环节加入您说的‘氮化硼包覆检测’,售后环节增加‘远程校准’功能,用户不用寄回钻,您在上海就能远程调参数。”周一军指着方案里的品控流程图。
陆研新点头,在屏幕上标注:“远程校准要加‘数据加密’,毕竟涉及用户生物波。另外,我加了‘生态数据联动’的附录,你在柘城布设环境传感器,让六道钻能映出空气质量,我在上海帮你开发数据可视化模块。”
两人越聊越投入,从材料选型到用户体验,从技术参数到理念传递,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老周,虽然我不能长驻,但这‘六道共生钻’的技术方向,咱们得把牢。”陆研新揉了揉眼睛,语气郑重,“当年你复制一诺工作室,我没能全程帮你;现在这项目,我虽忙,但技术上的事,随叫随到。”
周一军心里一暖,想起当年他刚接手一诺工作室,技术不过关,是陆研新周末从上海赶过来,帮他重建检测标准;现在他搞六道共生钻,陆研新又挤出业余时间,远程帮他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陆博,有您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了。以后技术上的事,我多跑实地,您在上海帮我把好技术关,咱们沪柘遥相呼应,一样能把事做成。”
陆研新笑着点头,举起手里的氮化硼样品:“等我这边项目告一段落,去柘城待两天,咱们一起看看玄黄馆的共生阵,看看你这六道钻到底有多‘活’。”
四、遥赴未来:沪柘携手,让共生落地生根
接下来的日子,周一军和陆研新的“遥研模式”愈发顺畅——
- 陆研新在上海优化NV中心长效技术,远程发给周一军新的培育参数;
- 周一军在柘城试种新的六道钻,每天同步测试数据给陆研新;
- 守白设计“社区共生款”六道钻,陆研新远程帮她优化APP的技术接口;
- 晗晗开发“音乐共生模式”,陆研新帮她解决钻石与旋律同步的延迟问题。
玄黄馆周边的环境,悄悄发生着变化——居民看着天道钻的金芒随植被茂盛而变亮,主动在路边栽树;看着饿鬼道钻的橙光随善举增多而变暖,自发组织“社区互助队”。周一军把这些变化拍下来,发给陆研新:“陆博,您看,您的技术不仅解决了续航,还真的带动了‘共生’。”
陆研新在视频里笑着说:“这就是技术的意义,不是冰冷的参数,是能改变人的行动。等我有空去柘城,一定要看看这‘共生’的样子。”
一天傍晚,周一军在玄黄馆调试六道钻,天道钻的金芒映着晚霞,格外璀璨。他给陆研新发了张照片,配文:“沪柘遥隔千里,钻光共映共生。”
陆研新秒回,附带一张上海实验室的夜景照:“遥研不隔心,技传共铸魂。老周,加油,我这边一有空,就去柘城看你和你的六道钻。”
月光下,周一军握着改良后的六道钻,指尖感受着钻石的微凉与光纹的温暖——虽然陆研新不能长驻,但这份“沪柘遥研”的默契,这份“技术驰援”的情谊,比任何近距离合作都更坚定。他知道,六道共生钻的路还长,但只要他在柘城把好实地关,陆研新在上海把好技术关,沪柘携手、遥相呼应,就一定能让“天地人和谐共生”的理念,借着一颗小小的培育钻石,落地生根,照亮更多社区、更多人的生活。
喜欢萌宠特攻请大家收藏:(m.20xs.org)萌宠特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