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屏幕上,代表位于西安的国家授时中心主节点的图标骤然亮起璀璨的金色。一组数据被提取出来——频率稳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均优于2×10^-18的锶光晶格钟信号。这是人类目前所能达到的时间精度极限,是真正意义上的“时间原点”。
“光有原点还不够!需要最强大的‘血管’把它输送出去!”陆研新紧接着操作,“优先启用‘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光纤网络!就是那条跨越数千公里,稳定度达到皮秒级,误差优于100皮秒的‘时间大动脉’!”
屏幕上,连接西安、北京、武汉、合肥等关键节点的光纤线路纷纷亮起,如同被点亮的神经脉络。这条全长约2.5万公里,穿越山河,甚至在极端环境下(如新疆阿克苏的戈壁滩上,团队曾克服日夜温差达16摄氏度的挑战,破解时延难题)也能保持皮秒级稳定的光纤网络,成为了输送“时间利剑”的最佳通道。
“然后,是‘北斗’!”陆研新目光炯炯,“天地一体!用卫星,将这份最纯净的时间信号,广播到全球!让任何试图在局部制造‘时间迷宫’的行为,在绝对精确、无处不在的‘北京时间’面前,无所遁形!”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图标在屏幕的苍穹上闪耀,与地面的金色光纤网络交相辉映,构成一张立体的、覆盖天地的时间守护之网。
“元宝,鬼子六!计算最佳注入点和信号调制模式!我们要用这柄‘时间之剑’,不是去硬碰硬,而是去‘校准’那些被干扰的区域,去‘缝合’那些被撕裂的时间流褶皱!”陆研新的意识流带着决绝的战意。
“妙啊!小子!”鬼子六的意识流爆发出赞叹,“用绝对精度进行降维打击!这不是能量对抗,这是规则层面的碾压!就像用最纯净的水,去稀释污浊!老子喜欢!”
元宝的双眼闪烁着幽光,庞大的计算力通过那特殊的意识链接,与陆研新的思路融合,疯狂演算着最佳的信号注入策略、功率分配以及对抗局部时间畸变的补偿算法。
就在实验室内的“燧皇”矩阵光芒微微摇曳,似乎即将在外部不断增强的压力下溃散的前一刻——
陆研新深吸一口气,手指重重按在了“执行”键上。
“以‘东经120度时间基准’之名!”
“让世界,重归同步!”
一股无形无质,却蕴含着极致秩序与稳定的“时间波动”,以西安国家授时中心为源头,沿着金色的光纤网络奔腾疾走,同时通过北斗卫星的星间链路,向着苍穹播撒。这股波动,凝聚了中国几代时间工作者,从仰望星空到操控原子,从依赖他人到完全自主的心血与智慧。
它携带着160亿年误差一秒的绝对精度,携带着皮秒级光纤传递的极致稳定,携带着天地一体矩阵的无所不在,如同一曲宏大的、由最精密乐器奏响的乐章,穿透了“剥离者”制造的那片充满噪声与混乱的“时间迷雾”。
在终端显示的全国时间网络状态图上,那些代表异常延迟的黄色、红色区域,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净化”、被“修复”。混乱的时间涟漪,在那更为宏大、稳定、精确的时间基准信号的冲击下,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
门外那片扭曲的空间,发出了最后一阵剧烈的、无声的震荡,随即如同被戳破的气泡,骤然平复、消失。那股冰冷的注视感,也潮水般退去。
实验室恢复了彻底的平静。只有仪器规律的嗡鸣,以及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去的、淡淡的能量场气息。
元宝“呜”了一声,松懈下来,趴回地面,吐着舌头,仿佛刚才那场意识层面的激烈交锋耗尽了它的体力。
鬼子六的意识流也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暂时……挡住了。它们低估了我们‘北京时间’的底蕴和韧性。”
陆研新缓缓呼出一口浊气,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他走到门口,那里空无一物,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但他知道,那不是。这仅仅是第一次试探性的接触,一场更大风暴的前奏。
他回头,看向屏幕上那依然在闪耀的、代表“东经120度时间基准”和立体授时网络的光点,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沉重责任与坚定信念的情感。
这精确到160亿年不差一秒的“秒”,这通过2.5万公里光纤稳定传递的“皮秒”,这覆盖天地的“北斗”毫秒,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技术参数。它们是一道道防线,是文明的基石,是他在这个寂静夜晚,必须用生命去守护的——“时间主权”。
“它们还会再来。”陆研新的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中响起,平静而坚定。
“当然。”鬼子六的意识流回应,“但只要我们的‘钟’还在走,‘时间’还在我们手中,我们就永远有反击的资本。”
窗外,夜色正浓。但在这片承载了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土地上,一条由科技铸就的、无形的时间长城,正静静矗立,它的每一次脉动,都精准地合着“北京时间”的节拍。
喜欢萌宠特攻请大家收藏:(m.20xs.org)萌宠特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