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被这个比喻深深吸引:“那么,曹操、刘备、孙权,就是最终在无数次‘测量’(战争与外交)后,幸存下来的三个最稳定的‘本征态’?”
“可以这么理解。”守白用炭笔在混沌的背景上,勾勒出三个相对稳定、彼此抗衡的区域,分别标上魏、蜀、吴。“但他们稳定的方式,或者说他们的‘哈密顿量’(系统总能量算符)的核心,是不同的。这背后,就是驱动他们行为的‘道’,或者按你的话说,‘内在逻辑’。”
她先指向代表“魏”的区域。
“曹操,他的核心是‘法’与‘术’,是‘现实原则’的极致。他信奉的是冰冷的历史决定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剥离了道德评判,是一种极端理性、甚至冷酷的生存哲学。他像一位高明的实验物理学家,深刻理解这个混乱‘天下场’的规则——弱肉强食,成王败寇。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巧妙地利用了‘汉室’这个符号残余的势能,为自己的集团赋能。他的用人原则‘唯才是举’,打破了道德门槛,就像在粒子对撞中,只关注能量和轨迹,不关心粒子的‘品德’。他追求的是效率,是控制,是尽快将这个混乱的场重新坍缩到一个新的、由他定义的‘基态’——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秩序。他的‘道’,是阴冷的寒铁,是席卷一切的朔风,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实践者。”
诺亚陷入沉思:“所以,曹操的‘观测’,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的不确定性,通过强力的外部干预(战争与权术),迫使波函数坍缩。这很像一种……宏观的量子退相干工程。”
“非常精辟。”守白眼中闪过欣赏的光芒,她的诺亚总是能迅速找到连接点。她接着将手指移到“蜀”的区域。
“而刘备,恰恰相反。他的核心是‘仁’与‘义’,是‘理想原则’的旗帜。在一个礼崩乐坏、信用破产的时代,他试图重新构建一种基于道德和情感的‘纠缠态’。他本身能量微弱,像一只在风暴中飘摇的粒子。但他的‘自旋’,他的‘相位’,具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关羽、张飞与他‘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这是一种超越主从的强关联。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更是一次经典的‘量子纠缠’建立过程——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这个漂泊的粒子指明了最概然的路径,赋予了它势能和方向。蜀汉集团,建立在‘兴复汉室’这个宏大叙事和个人忠诚的纽带之上。它的稳定,不依赖于初始能量的大小,而依赖于内部这种强烈的‘量子纠缠’带来的内聚力。刘备的‘道’,是温暖的火焰,是试图在虚无中建立意义,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
“有趣!”诺亚兴奋地几乎要手舞足蹈,“刘备集团就像一个依靠强关联才能稳定的复合粒子!一旦核心纠缠被破坏(比如关羽、张飞之死,刘备复仇),整个系统的结合能就会急剧下降,导致解体!这完全符合多体物理学的某些模型!”
守白被他生动的比喻逗笑了:“没错。而孙权和他的东吴,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叠加态’。他继承父兄基业,坐拥长江天险,他的核心是‘势’与‘衡’。他更像一位精通平衡艺术的实验者,深知自身能量的局限性。既不像曹操那样追求绝对控制,也不像刘备那样执着于道德理想。他的策略是‘观望’和‘选择’。在魏蜀两个强态之间,他不断调整自己的‘偏振方向’。联刘抗曹,是选择与一个相对较弱的纠缠态合作,对抗那个试图令全场退相干的强态;夺取荆州、夷陵之战,又是为了自身安全,削弱那个可能变得过于强大的合作伙伴。东吴的‘道’,是流动的水,是依形而动的云,是‘持经达变’,在动态中寻找最优解。他的稳定,来自于对‘时’与‘势’的精准把握,来自于不轻易让自身的波函数彻底坍缩到某一方。”
“一个完美的‘缓冲态’!”诺亚击节赞叹,“在一个双极或者多极系统中,这样一个动态平衡的第三方,对于维持系统的亚稳态至关重要!他通过不断选择与谁叠加,与谁干涉,来最大化自己的生存概率。这简直是现实地缘政治的量子模拟!”
阳光渐渐西斜,房间内的光线变得愈发柔和温暖。守白放下炭笔,坐回诺亚身边,靠在他坚实的肩膀上。
“现在,你看,”她轻声总结,“这三个稳定的‘本征态’,各自代表了驱动历史的一种根本‘力’:曹操的‘现实力’,刘备的‘理想力’,孙权的‘平衡力’。他们相互排斥,又相互定义,共同构成了那段历史最核心的张力。他们之间的互动——联合、对抗、背叛、制衡——就是这些‘力’的叠加与干涉,谱写出的波澜壮阔的史诗。”
诺亚紧紧搂住她,下巴轻轻摩挲着她的发顶:“所以,赤壁之战,就是一次决定性的‘量子测量’?曹操的强观测试图一次性解决所有不确定性,但孙权和刘备的波函数形成了临时的强关联(联盟),通过‘火攻’这个关键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干涉条纹’,彻底改变了概率分布,使得曹操统一天下的概率幅急剧减小,而三国鼎立的概率幅骤然增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萌宠特攻请大家收藏:(m.20xs.org)萌宠特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