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奶奶点点头。盐与酒,这对跨越了数百年的“搭档”,共同塑造了茅台镇的筋骨与血脉。她触摸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塑,更是一段关于生存、贸易与文明交流的厚重历史。这片土地的第一次腾飞,并非仅仅依靠酒,而是源于那白色晶体所带来的流动性。这份认知,让她对故乡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三、 偶遇“酒二代”
沿着栈道继续前行,路过一个环境清雅的临河茶舍。走累了,三人便进去歇脚。茶舍老板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姓李,衣着得体,谈吐不俗。见陆奶奶是远道回来的老乡,便热情地攀谈起来。
“我啊,算是个‘酒二代’。”李老板笑着自我介绍,“我父亲那一辈就在镇上的集体酒厂干活。我年轻时,一心想着出去闯,觉得这山沟里除了酿酒没别的出息。去了深圳、上海,做了十几年外贸。”
“那怎么又回来了?”刘金好奇地问。
“大概……是血脉召唤?”李老板幽默地说,眼神里却透着认真,“在外面越久,越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后来父亲年纪大了,家里的老酒坊虽然小,但也不想让它就这么没了。正好赶上这几年镇上搞酒旅融合,我就回来了。把老作坊升级了一下,不做量,只做精,主打一些定制酒、封坛酒。顺便开了这个茶舍,让来买酒、旅游的人,有个安静地方坐坐,听听茅台镇真正的故事。”
他给陆奶奶泡上一杯本地的翠芽清茶,继续说道:“像我们这样的,镇上现在不少。以前都想着往外跑,现在很多都回来了。带着外面的见识、新的理念,回来做酒,做文化,做旅游。感觉……感觉像是在给老树发新芽。”
陆奶奶静静地听着,心中波澜涌动。这不就是韩枚那类年轻人的“进阶版”吗?他们出去了,见识了世界的广阔,最终却选择将更广阔的视野带回到这个生养他们的山谷。这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升华。
她看着眼前这个沉稳干练的李老板,仿佛看到了茅台镇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力——它不是被动地承受时代的冲刷,而是在主动地吸纳、融合、创新。从古老的濮人祭台,到盐运码头的喧嚣,再到如今“酒二代”们的回归与创业,这片土地的活力,从未断绝。
告别李老板,走出茶舍,已是夕阳西下。赤红色的霞光染红了赤水河,对岸山上的建筑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与天空中初现的星辰交相辉映。
第三天,就这样在登高望远、触摸历史与倾听新声中过去了。陆奶奶没有去很多地方,但内心的收获,却比前两日加起来还要丰盈。
她开始明白,这一周的归乡之旅,或许不必执着于走遍每一个角落。更重要的是,让脚步慢下来,让心灵沉下去,真正地去呼吸、去感受、去对话。这片土地的故事,如山间云雾,层层叠叠,挖掘不尽。
而她知道,最触动她心弦的那一段——与爷爷、与他们那一代人青春热血紧密相连的红色记忆,还在前方,静静地等待着她的到访。那将不再是旁听的故事,而是她生命的一部分,是她这趟归乡之旅,必须独自面对的情感深渊。
喜欢萌宠特攻请大家收藏:(m.20xs.org)萌宠特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