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奶奶望着阳光下进食的猫群,忽然笑了:“当年在新疆,我们教牧民的孩子唱歌,也是这样。刚开始他们听不懂汉话,我们就一边打拍子一边比手势,慢慢就懂了。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动物,真心和耐心总能相通的。”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石凳,像是在打二胡的节拍,“上周教乐乐拉《茉莉花》,这孩子总拉不准滑音,我就带他来这儿看猫,告诉他要像猫走路那样轻缓,今儿早上他妈妈说,居然拉成了。”
桂姨也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您就是有办法。上次我侄女来上海,说想考音乐学院,您拉着她讲了一下午,比老师还仔细。”她往食盆里又添了点猫粮,“这些猫也沾您的光,要是换了别的地方,哪能这么安稳。”
“是大家都好。”陆奶奶摆摆手,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儿童乐园,几个孩子正在滑梯上追逐打闹,“前阵子有居民反对喂猫,说猫粪污染环境,后来物业牵头开了会,咱们把投喂点挪到这儿,又定期打扫,也就没人有意见了。凡事啊,得替别人着想才行。”她想起1978年刚到上海教书时,住的筒子楼隔音差,她每天练二胡都要等到晚八点后,怕吵到邻居休息。这份体谅,几十年都没变过。
橘猫吃完猫粮,慢悠悠地走到陆奶奶脚边,用脑袋轻轻蹭了蹭她的裤腿。陆奶奶僵了一下,随即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尖刚碰到猫的脊背,就被它亲昵地用尾巴卷住了手腕。“这孩子,以前见了人就跑。”她眼里泛起笑意,声音放得更柔,“桂姨你看,它认出咱们了。”
桂姨正收拾东西,见状也笑:“跟您教的那些孩子一样,相处久了就亲了。不过您还是小心点,别被挠着。”她想起上个月有只新来的流浪猫抓伤了小区的孩子,物业特意提醒过,不要随意抚摸陌生的猫。
陆奶奶点点头,慢慢收回手:“知道的,陌生的猫不碰。这只橘猫跟了咱们快两年了,放心。”她看着猫慢悠悠地走到猫窝旁蜷起来,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个小纸包,“对了,这是给乐乐带的二胡松香,上次他说家里的用完了。等会儿喂完猫,咱们绕去他家楼下给他。”
桂姨应着,忽然发现廊角的灌木丛里有动静,轻轻“咦”了一声。两人走过去一看,是只瘦小的黑猫,右后腿好像受了伤,正一瘸一拐地往食盆方向挪。陆奶奶立刻停下脚步,示意桂姨也别靠近:“别惊动它,好像受伤了。”
桂姨蹲下身仔细看了看,轻声说:“腿上好像有伤口,还在流血呢。”她想起社区讲座里说的,遇到受伤的流浪猫要联系救助站,不能随便抱回家,“我这就给物业打电话,他们有合作的救助机构联系方式。”
陆奶奶摸出手机递给她,自己则站在原地守着,生怕黑猫受到惊吓跑掉。阳光穿过梧桐树叶落在她身上,银灰色的头发泛着柔和的光,像一幅安静的油画。桂姨打完电话回来,说救助站的人半小时后就到:“物业说会派人过来帮忙,咱们在这儿等着就行。”
等待的间隙,陆奶奶给陆研新发了条信息,告诉他可能要晚点回去做饭。很快收到回复:“奶奶你们别急,我在实验室叫外卖,你们忙完注意安全。”陆奶奶笑着把手机递给桂姨看:“这孩子,总让人放心不下。”
桂姨接过手机,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忽然说:“研新跟您一样,心细。上次我老家儿子上学要填资料,还是他帮我弄的电子版,比我自己弄得还清楚。”她来上海快八年了,从一开始听不懂上海话,到现在能熟稔地和邻居聊天,陆奶奶一家的照顾让她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去年她母亲生病,陆奶奶不仅准了她长假,还塞给她一笔钱,让她别着急回来。这份情谊,她一直记在心里。
救助站的人很快就到了,带着专业的捕猫笼和急救箱。在两人的指引下,顺利把受伤的黑猫装进了笼子。工作人员检查伤口时说:“还好送来及时,是被铁丝划伤的,处理一下就没事了。等治好伤,会帮它做绝育再放回来。”
陆奶奶松了口气,从包里拿出两百块钱递过去:“这点钱,给它买点营养膏吧。”工作人员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说会在救助记录里注明。看着救助车开走,桂姨才彻底放下心来:“这下好了,能好好养伤了。”
两人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路过小区门口的便利店,陆奶奶忽然停下脚步:“桂姨,咱们买袋鸡胸肉吧,明天煮了给那几只小猫加餐。”桂姨笑着应好,正要推门进去,就听见有人喊“陆奶奶”。
是住在隔壁楼的张阿姨,手里拎着刚买的菜,笑着走过来:“听说你们刚才救了只受伤的猫?真是好心人。”她从菜袋里拿出一小袋虾仁,“这是我今早买的鲜虾仁,煮了给猫吃,你们帮我带过去吧。”
陆奶奶笑着收下:“谢谢你啊张阿姨,我回头跟救助站说一声。”张阿姨摆摆手:“以前我总嫌猫吵,后来看你们这么用心,才知道喂猫也能这么讲究。以后我家有剩的鸡胸肉,也给你们送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萌宠特攻请大家收藏:(m.20xs.org)萌宠特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