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静默校验”的绿色信号在屏幕上稳定闪烁,地球终于从观测者的维度扫描中“隐形”。战争的轰鸣暂歇,城市的灯火重新亮起,可实验室里的光却亮得比战时更久——金一诺盯着终端上“灵根网络”的拓扑图,指尖划过那些代表个体的微弱光点,像在抚摸文明的脉搏。
“不是躲,是种。”她对围过来的同伴说,“观测者要的是‘解构’,我们就用‘生长’把漏洞补上。”
一、灵根网络:把善意织成文明的网
陆研新的实验室里,摆满了微型的“灵韵节点”——不是冰冷的芯片,是用特殊陶土烧制的、指尖大小的小摆件,表面刻着简化的“仁”“信”符文,能自然与人体生物场共振。
“借鉴了木灵的菌根网络。”他拿起一个刻着嫩芽纹的节点,“不用植入,只要放在身边,就能和人的‘灵根’(善意、联结欲)建立连接。但得有人‘引导’,不然就是块普通石头。”
“神农”部门派出的“灵根引导者”,此刻正散入城市的各个角落。
在上海的一个社区活动室里,引导者小林蹲在一群孩子中间,手里拿着绘本:“大家还记得上次下雨,邻居奶奶帮你收衣服的感觉吗?把那种暖乎乎的感觉,像抱小猫咪一样,轻轻放在心里。”孩子们闭上眼睛,小脸上露出软乎乎的笑,他们身边的灵韵节点,泛起淡淡的粉色光——这是“仁心锚点”被激活的信号。
在深圳的一家互联网公司里,引导者老周带着程序员们做“信义游戏”:“现在我们要一起搭个‘灵韵塔’,每个人说一个自己能做到的小承诺,比如‘今天帮同事改个bug’,说真话的话,塔就会变高哦。”当最后一个程序员说完“不拖项目进度”,虚拟屏幕上的塔亮起金色光,办公室里的紧绷感,悄然松了几分。
在成都的一个手作工作室里,引导者阿雅教大家捏陶碗:“不用追求完美,就像给朋友做饭那样,把注意力放在指尖的触感上。”一位年轻姑娘捏着陶土,突然红了眼眶:“我好久没这么认真做一件事了,感觉心里空的地方,被填满了一点。”她手边的节点,泛起温润的土黄色光——“匠心锚点”成了。
这些微弱的光,通过陆研新设计的拓扑网络,悄悄联结起来:社区孩子的粉色光,和互联网公司的金色光碰在一起,变成柔和的橙;手作姑娘的土黄色光,和隔壁花店老板的绿色光融在一起,变成温暖的棕。一张覆盖全球的“心灵免疫网”,就这样在日常里织了起来——不是对抗,是用“我愿意对你好”的善意,把观测者要解构的“分离”,重新粘成“联结”。
“看这个数据。”陆研新指着屏幕,“参与引导的人里,92%的负面情绪波动下降了。这张网,是活的。”
二、量子道场:在叠加态里练出文明的剑
诺亚的量子道场,藏在实验室的地下层——不是实体空间,是用灵韵和量子纠缠搭的“意识训练场”,进去的人,身体还在椅子上,意识却能沉进不同的“叠加态场景”里。
第一个场景,是模拟的星空战场。
诺亚的意识刚进去,就看到三万秦俑的灵韵虚影列阵等候。“还是老规矩,练‘聚散阵’。”他话音刚落,虚拟的观测者突击舰便从暗处冲来,秦俑们迅速散开,像水流绕开礁石,同时射出灵韵箭矢——这一次,箭矢不再是散乱的,而是跟着木灵引导者们贡献的“拟态”技巧,变成了能隐身的藤蔓箭,精准扎进敌舰的能量接口。
“太好了!”诺亚的意识传来赞叹,“上次要十箭才中,这次三箭就成!”秦俑的灵韵虚影晃了晃,像是在点头——它们不再是死板的古魂,是在训练里不断“进化”的战友。
第二个场景,是“技艺熔炉”。
守白的意识带着新画的“森罗战域”图纸进来,木灵的意识则带着“藤蔓缠绕”的感悟。两者一碰,图纸上的树林突然“活”了:树木会自动组成防御墙,藤蔓会顺着敌人的脚步生长,连落叶都能变成干扰视线的孢子——这是秦俑战阵和木灵拟态的融合,叫“森罗战域”,能在现实里困住小型维度探测器。
“神农”部门的特工意识也进来了,带着“潜行”技巧,和墨家机关术的图纸碰在一起,催生出“无间潜行”:用灵韵模拟周围环境的波动,连量子探测器都查不出来——这是给特工们准备的“隐形衣”。
第三个场景,是“意识深潜”。
金一诺的意识沉进去,看到“启明”的微弱光团悬浮在暗处。“能听见吗?”她轻轻传递意念,光团晃了晃,传来断断续续的碎片:“观测者…有‘主脑’…在维度核心…”虽然只有只言片语,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观测者深层结构的门缝。
旁边,陆研新的意识正对着恐龙信标的技术片段发呆,突然眼前一亮:“原来‘灵韵隐藏’不是‘消失’,是‘变成和星球一样的频率’!”——这是恐龙文明在星际迁徙里,躲过大灾难的核心技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萌宠特攻请大家收藏:(m.20xs.org)萌宠特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