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匠:(走到众人中间,拿起桌上的剧本)咱们的戏叫《市井奇缘》,唱的是普通人的情与勇,藏的是咱们工艺门匠人对 “真” 的执着。从一开始组建宫束班,到后来陷入创作困局,再到去民间寻找灵感,咱们这一路走得不容易,但好在大家都没放弃。明日就是首演的日子,定要让京城百姓知道,好戏曲不止在名家笔下,也在咱们这些 “憨人” 的手里!
(众人齐声叫好,声音里满是激动。阿福再次拨动三弦,春娘跟着哼唱起来,李木匠拿起锣鼓轻轻伴奏,周先生则捧着剧本,小声念着台词。排练室里的声响交织在一起,透过窗户飘向热闹的京城街巷,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倾听,大家都好奇这个由工匠组成的戏班,明日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第六幕:首演惊座,名动京城
时间:次日傍晚,酉时(下午五至七时)
地点:京城戏楼(戏楼外张灯结彩,挂着 “宫束班首演《市井奇缘》” 的红色横幅,横幅下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有提着灯笼的孩童,有结伴而来的妇人,还有穿着长衫的文人。戏楼内座无虚席,二楼的雅座也坐满了人,桌上摆着茶水和点心。戏台两侧挂着绣有 “宫束班” 字样的帷幕,后台里,成员们正在紧张地化妆、整理戏服)
人物:全体成员、观众、苏艺人(坐在楼下角落的位置,手里拿着牛皮鼓,眼神里满是期待)
(幕启:随着一阵锣鼓声响起,戏台两侧的帷幕缓缓拉开。戏台上,春娘饰演的阿巧穿着青布粗衫,袖口的棉桃刺绣格外显眼,她坐在织机前,一边织布一边轻声哼唱:“织呀织,织出青布衫,盼呀盼,盼郎早归还。” 阿福饰演的货郎三郎挑着货郎担,担上的小布偶轻轻晃动,他迈着轻快的脚步走上台,笑着唱:“走呀走,走过大街小巷,寻呀寻,寻我心上姑娘。” 李木匠打造的货郎担与真实的货郎担别无二致,引得台下观众小声赞叹;周先生则在后台,手里拿着鼓槌,专注地打着鼓点)
剧情慢慢推进,当演到阿巧的爹娘逼着她嫁给有钱地主,阿巧跪在地上哭着唱:“我不要金钗银镯,不要绫罗绸缎,只要与三郎,粗茶淡饭过一生” 时,台下的妇人纷纷抹起了眼泪,有个老妇人还小声念叨:“这姑娘说得对,真情比钱财重要啊。” 当演到三郎被老板刁难,扣了工钱,却依然坚持给阿巧买银钗,唱 “就算担子压弯肩,就算汗水湿衣衫,我也要攒够钱,娶我阿巧回家园” 时,台下的男人们纷纷点头,有个货郎模样的人喊道:“好样的!就该这么有担当!”
最精彩的是最后一幕,阿巧和三郎在街坊邻居的帮助下,冲破阻碍走到一起,两人手牵手唱:“市井里,有真情,风雨同舟心相连;你织布,我卖货,日子虽苦却香甜。” 此时,台下掌声雷动,叫好声此起彼伏,有观众甚至站起来鼓掌。苏艺人也拿起牛皮鼓,敲着欢快的鼓点,跟着众人一起喝彩。
剧终,陈老匠带领全体成员上台谢幕。春娘和阿福还穿着戏服,脸上带着妆容,对着台下深深鞠躬;李木匠手里拿着戏服的边角料,笑着向观众展示;周先生则站在最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台下的观众依然热情高涨,有人喊道:“宫束班,再来一段!” 还有人问:“下次什么时候再演?我们还来听!”
陈老匠:(拿起戏台边的话筒,对着观众拱手)多谢各位厚爱!咱们宫束班都是工艺门的 “憨人”,没什么高深的学问,只会用真心写戏、用匠心演戏。这部《市井奇缘》,藏着我们对民间真情的敬畏,也藏着我们对戏曲的热爱。往后,我们还会创更多百姓爱听的戏,不辜负今日这份热闹!
(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灯光照亮 “宫束班” 的横幅,与观众的笑脸交相辉映。戏楼外,月亮已经升起,清辉洒在京城的街巷上,仿佛也在为这场成功的首演喝彩。散场时,观众们还在热烈讨论着《市井奇缘》的剧情,有人说 “这是我听过最动人的戏”,有人说 “宫束班以后肯定会火”。陈老匠看着这一切,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宫束班的戏曲之路,才刚刚开始)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艺之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