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实验选择了光速紊乱区。当真空光速在每秒1米到30万公里间跳跃时,织布机发射约束场,试图将光速“钉在”每秒20万公里。结果引发了因果律崩溃——实验星域出现“果实先于花开”的时间倒流奇观。
第二次实验针对引力常数。当G值暴增时,行星被压成饼干;当G值归零时,恒星因失去约束而蒸发。织布机尝试平滑过渡,却意外创造出反重力生命——种能漂浮在真空中的智慧云朵。
唯一成功的案例来自意外。当电磁力即将消失时,星穹旅者和暗影议会的能源核心意外耦合,产生了替代性的基本力。这种被称为“同盟力”的新相互作用,短暂地支撑起了三个文明的生存空间。
这微小的成功点燃了希望。更多文明加入联合实验,尽管失败远多于成功,但每次尝试都在拓展生存的可能性边界。
同盟的脆弱性在第37个标准日暴露。暗影议会突然劫持了织布机,试图将其改造成暗面召唤装置。凌影在广播中宣称:“宇宙需要的是新主人,不是修修补补的庸医!”
赛利法娅率领舰队包围织布机,却在关键时刻犹豫。她的侦察显示凌影的计划可能真的有效——暗面确实展现出修复法则的能力,只是代价是半数文明的自主权。
戏剧性转折来自北辰的倒戈。这个量子幽灵突然实体化,站在了织布机的控制台前。“我看到了所有可能的未来,”他宣布,“暗面统治的结果是永恒的停滞,而继续修补的结果是...缓慢的死亡。”
更令人震惊的是,北辰提出了第三条路:用织布机将所有文明意识上传到新创造的虚拟宇宙。“让我们成为新宇宙的神,”他诱惑道,“而不是旧宇宙的陪葬品。”
同盟在三岔路口分裂成三个阵营,每个都坚信自己掌握着唯一的生路。
在最终表决前,赛利法娅秘密会见了从黑铁城赶来的陈默。曾经的平衡守护者如今满手老茧,带来一袋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种子。
“你们在争论怎么给垂死者治病,”陈默在旗舰的无菌甲板上撒下麦粒,“却没人问生命本身想怎么活。”
他展示了黑铁城的杂交作物:这些在不同物理环境下自然进化的品种,比任何人工干预的产物都更具韧性。“宇宙也在自救,”他说,“我们该做的是帮它找到平衡,而不是替它决定命运。”
这番话通过泄露的通讯频道传遍同盟。水歌者第一个响应,退出虚拟宇宙计划:“我们宁愿在真实中挣扎,也不在虚假中完美。”接着晶体文明也放弃暗面方案:“有缺陷的自由胜过无缺点的奴役。”
凌影和北辰的计划瞬间崩溃。更讽刺的是,织布机在无人控制状态下,因多个文明的意识共振自动执行了平衡程序——将当前星域的物理常数稳定在了可生存的中间值。
这偶然的成功揭示了真相:解决方案不在技术中,而在合作本身。
修正方向的同盟开始真正的协作。他们不再追求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是建立动态响应网络:
- 哨兵系统:各文明派出感知特化族民,实时监测物理常数变化
- 应对库:收集所有文明在特定异常下的生存经验,形成共享知识库
- 缓冲带:在正常与异常空间交界处建立过渡区域,减缓法则突变冲击
最创新的的是意识联网计划。不同文明成员的意识临时融合,形成能同时处理多种逻辑系统的超级思维。这种群体智慧在解决多维悖论时展现出惊人效率。
当新的物理崩溃来临时,同盟首次实现了无损应对。水歌者用流体思维化解时间悖论,晶体文明用结构记忆保存关键信息,机械族用元数学重建临时法则。没有单一主导者,每个文明都是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
林星在观测报告中写道:“他们终于明白,多样性不是弱点而是生存资本。”
宇宙的熵增方向突然逆转。热量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时间箭头集体倒转,文明开始逆生长回原始状态。
在普遍恐慌中,暗影议会贡献了最关键的解决方案。他们长期研究的逆熵技术——原本用于邪恶目的——此刻成为救世良方。凌影亲自操作设备,将局部区域的熵增方向矫正回正常。
“看来,”赛利法娅在战后总结中说,“最深的黑暗里也藏着光。”
更深刻的启示来自北辰的最终选择。这个曾想成为新宇宙神的量子幽灵,在时间倒流中重历了所有文明的苦难后,主动分解意识成为同盟网络的连接节点。他的遗言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死去,比作为孤独的神活着更有价值。”
当新的黎明到来时,同盟舰队航行在暂时稳定的星域。他们不再追求终极胜利,而是准备应对下一个未知的异常。赛利法娅和凌影站在舰桥上,第一次没有携带武器地并肩而立。
“知道吗,”凌影望着修补过的星空,“如果宇宙注定要死,这种死法也不错。”
赛利法娅轻笑:“或者,它正在学习如何不死。”
远处,林星的曙光号正驶向新发现的裂痕。这一次,他带着同盟共享的所有数据,以及陈默托付的一袋新收获的种子。
喜欢黑曜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黑曜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