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涩的药味缠绕着狭窄的亭子间,仿佛成了实体化的厄运,将年轻的生命困在床榻之上。这不是普通的病痛,而是一出自导自演的实验序幕,病人却对自己的角色一无所知。
苏黛留下果篮和几句温言安慰,优雅地告辞。门在身后轻轻关上,她脸上那抹同情的光晕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绝对的冷静。走下吱呀作响的楼梯,街角一辆黑色汽车无声地滑到她身边。她拉开车门,对里面的助手低声吩咐,声音没有丝毫温度:“症状吻合,证明有效。目标暂无直接价值,但其阅读层次和社交圈存疑。下一步,查她在申报馆的具体工作内容、接触的所有人,尤其是能进入她房间的男性——留意是否有烟草气味。报告直接送我。”汽车驶离,将那座弥漫着病气的旧公寓远远抛在后面。
在苏黛离开后,林曼芝在昏沉中感到一丝被关怀的温暖,但更多的是被巨大城市吞噬的孤独和无力感,眼泪无声地混入汗湿的鬓角。而苏黛,坐在疾驰的汽车里,看着窗外流逝的街景,指尖轻轻敲击着膝盖。一种智识上的满足感在她心中蔓延,如同解出一道难题。实验数据完美,控制力得到验证。至于那个女孩的痛苦,在她眼中,只是必要的数据点,是通向更大真相之路上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小代价。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在城市的两个角落无声地涌动。
那杯水中的生物碱,是伪装的关怀、是受控的伤害,象征着权力如何通过最隐秘的途径侵入并操控个体生命。林曼枕边的《经济学原理》,代表着她未被察觉的智力世界和潜在威胁,是打破其“单纯实习生”表象的裂痕。而那缕若有若无的、不属于她的雪茄味,则像一个幽灵般的访客,暗示着看不见的联系和潜伏的危险,是苏黛嗅觉般敏锐的怀疑所能捕捉到的、最诱人也最危险的线索。
《晋书·乐广传》中,客人见杯中之弓影,疑为蛇,饮之而病。乐广告知真相,沉?顿愈。林曼芝饮下的是真正的“蛇影”(生物碱),病由实而生,却同样源于欺骗与隐匿的真相。而苏黛,这位现代的“乐广”,深知真相为何,却绝非为了治愈,而是为了制造更深的病症与控制。这古老的典故,在此刻被赋予了全然相反的病态意味。
喜欢沪上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沪上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