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王府的大门就被急促的敲门声砸响。守在门房的老仆刚拉开一条缝,就见一个浑身是泥的信使跌了进来,背上还背着一个插着红色羽毛的竹筒 —— 那是八百里加急的标志,只有关乎国运的大事,才会用这样的竹筒传递消息。
“快!快找镇北王!” 信使的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嘴唇干裂起皮,脸上还带着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渗出的血已经结成了黑痂,“南方沿海…… 出大事了!有船队靠岸,船上的人…… 都得了怪病,高烧、咳血,已经死了十几个了!”
这话像一道惊雷,瞬间炸响在寂静的清晨。老仆不敢耽搁,连滚带爬地往内院跑,嘴里还喊着:“王爷!王妃!南方加急!出大事了!”
墨临渊和云舒昨晚几乎没睡,刚合眼没多久,就被这喊声惊醒。墨临渊迅速套上外衣,云舒也抓过一件棉袍裹在身上,两人快步往正厅走,刚到门口,就见赵烈、周勇和王参军已经赶来了,脸上都是焦急之色。
信使被扶到椅子上,喝了一碗热水,才勉强缓过劲来。他颤抖着从背上解下竹筒,拔出塞子,取出里面的信纸 —— 信纸已经被汗水和血水浸透了一角,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是南方沿海守将写的急报:
“永安三年冬,腊月十二,有不明船队泊于泉州港,船上乘员皆染‘咳血热’,高烧不退,三日即亡。现已封港,然已有数名接触者发病,恐成瘟疫。恳请王爷速派医官、携药材南下,救沿海百姓于水火!”
“咳血热?” 云舒接过信纸,指尖触到那湿冷的纸页,心猛地一沉。她之前在医书里见过类似的记载,这种病传染性极强,若不及时控制,恐怕会蔓延到内陆,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墨临渊的脸色也凝重起来,他盯着信纸上 “不明船队” 四个字,眉头紧锁:“泉州港是中原重要的通商口岸,怎么会突然出现不明船队?会不会是…… 外敌故意带进来的瘟疫?”
这话一出,厅中众人都变了脸色。北戎刚退,若是南方再出乱子,中原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赵烈立刻上前一步,抱拳道:“王爷!末将愿率骑兵南下,先控制住泉州港的局势,绝不让瘟疫扩散!”
周勇也跟着请战:“末将愿带步兵驻守沿海城关,防止有人私自离港!”
王参军推了推眼镜,语气沉稳:“粮草和药材需要提前筹备,尤其是防治瘟疫的药材,北境这边库存不多,得立刻让人去周边府城采买,同时传信给京城,让户部调拨药材支援。”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商议着,气氛紧张却有序。云舒却没说话,她盯着信纸,脑海里飞速运转 —— 之前研发的疫苗是针对北境瘟疫的,对这种 “咳血热” 未必有效,而且疫苗需要注射,大规模使用时效率太低,若是真的爆发瘟疫,根本来不及。
“口服疫苗。” 云舒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我之前在笔记里写过,若是能研发出口服疫苗,用蜂蜡密封保存,不仅运输方便,还能快速分发给百姓,正好适合沿海地区大规模使用。”
墨临渊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你是说,我们可以借南下防治瘟疫的机会,避开京城的‘邀请’?”
“不止是避开。” 云舒抬起头,目光扫过厅中众人,语气带着几分坚定,“泉州港是通商口岸,来往船只众多,若是能在那里建立疫苗作坊,用蜂蜡密封技术生产口服疫苗,不仅能防治这次的咳血热,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瘟疫,也能快速支援沿海甚至海外。这比困在北境,应对京城的猜忌,要有用得多。”
赵烈眼睛一亮:“王妃说得对!咱们与其在这儿等着皇帝的‘赏赐’,不如去南方做实事!那些沿海百姓,还等着咱们去救呢!”
周勇也附和道:“而且南方气候温暖,正好适合试验口服疫苗的保存和运输,等研发成功了,再推广到全国,这才是真正的大功!”
墨临渊看着云舒,眼底满是赞赏。他就知道,他的妻子从不会被眼前的困境困住,她总能看到更远的路。他握住云舒的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好!就这么定了!赵烈,你立刻率五千骑兵先行,控制泉州港,严禁任何人离港;周勇,你负责筹备粮草和药材,尤其是黄连、金银花这些清热解毒的药材,越多越好;王参军,你写一道折子,说明南方瘟疫紧急,我与王妃需亲自南下督战,防治瘟疫,折子立刻送往京城。”
“是!” 三人齐声应道,转身就要去安排。
“等等。” 云舒叫住他们,从怀里掏出一张图纸,递了过去,“这是蜂蜡密封的初步设计图,你们让工匠先做一些小的蜂蜡胶囊,我带着疫苗的菌种南下,路上就能开始试验口服疫苗的配方。还有,让医官们带上所有的急救包和麻醉针,沿海地区可能还有外伤患者需要救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请大家收藏:(m.20xs.org)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