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海风带着咸涩的气息,拂过泉州城。鹰嘴岬上,已经搭起了数十个工棚,三千多名工人忙碌的身影在晨光中晃动。凿石声、夯土声、号子声,混合着海浪的拍击声,构成了一曲激昂的建设交响乐。
云舒早早来到工地,身着便于行动的浅青色劲装,腰间系着一个特制的皮囊,里面装着炭笔、纸张和一些简单的测量工具。虽然墨临渊不在,但她丝毫没有懈怠。主塔已经打下地基,两座核心炮台的基座正在浇筑。按照进度,一个月内完成主体结构,是完全可能的。
郡主!老石匠李大山迎上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您看,这榫卯结构,真的太妙了!我们已经预制了五百块夯土砖,块块严丝合缝,比传统方法快了三倍不止!
云舒接过一块砖,仔细检查。砖体坚实,接口精准,确实令人惊叹。她微笑道:李师傅辛苦了。这不仅是我的设计,更是大家的智慧。
李大山摇头:郡主谦虚了。若非您指点,老朽一辈子也想不到石头能这样用。对了,炮台基座的排水系统,王师傅有了新想法!
云舒立即前往炮台工地。造船匠王师傅正指挥工人挖掘排水暗渠。看到云舒到来,他兴奋地说:郡主,我想到了!船体抗浪,关键在于流线型设计。若将炮台基座做成梭形,海浪冲击时,会顺着轮廓分流,减少正面冲击力!
云舒眼中闪过惊喜:妙!这正是我苦思不得的方案!王师傅,您真是宝刀未老!
王师傅哈哈大笑:郡主谬赞!若非您给我们机会,老朽这把老骨头,早就被年轻人嫌弃了。
云舒认真记录下这个方案,决定立即修改设计。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融合,总能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工地忙碌而有序,工人们按照工分制度,各司其职。壮劳力挖掘土石,工匠们制作构件,老弱妇孺则负责后勤保障。炊烟袅袅,饭菜的香气随风飘散,混合着海风的咸涩,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然而,云舒很快发现了问题。随着天气转热,加之工地卫生条件有限,不少工人开始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虽然不严重,但影响了工作效率。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症状有蔓延的趋势。
郡主,老医官忧心忡忡地说,这是暑热引起的肠胃疾患。若不及时控制,恐会影响工程进度。
云舒凝视着忙碌的工地,眉头微蹙。健康是建设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再宏伟的工程也无法完成。她想起了现代的口服疫苗,心中一动。
我需要制作一种预防药剂,她对老医官说,能预防暑热和肠道疾病。
老医官摇头:难啊!传统汤药苦涩难咽,工人们未必愿意服用。而且药材有限,难以大规模配制。
云舒眼中闪过坚定:不,我们可以改良。将药性融入食物中,既能治病,又能充饥。
她回到行辕,立刻召集厨师和药童,开始实验。以米粥为基底,加入苦参、黄连等清热解毒药材,再配以蜂蜜、红枣调和苦味。经过多次尝试,终于调配出一种淡黄色的米粥,既有药效,又香甜可口。
防暑甜粥云舒对老医官说,每日早晚各服一碗,可预防暑热和肠道疾病。
老医官尝了一口,眼中闪过惊讶:妙!苦味全无,药性却在。郡主如何想到的?
云舒微笑:病从口入,药也从口入。若药好吃,人们自然愿意服用。
次日清晨,工地食堂开始分发防暑甜粥。工人们起初面露疑色,毕竟官家药在民间口碑不佳。但看到郡主亲自端碗,一饮而尽,大家才放下戒心。
真...真甜!一个年轻工人惊喜地说,还有枣香!
肚子不疼了!一个昨晚腹泻的老工人兴奋地说,昨晚喝了两碗,今早就好了!
很快,防暑甜粥成了工地最受欢迎的食物。工人们不仅按时服用,还主动向家人推荐。短短几天,工地上的发病率大幅下降,工作效率显着提升。
云舒站在高处,望着忙碌而健康的工人,心中满是欣慰。科技的温度,不仅在于其先进性,更在于其人性化的应用。当冰冷的医药知识,融入温暖的人文关怀,才能真正造福百姓。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种改变。
这日中午,云舒正在工地巡视,突然听到一阵争吵声。她快步走过去,只见一个中年妇人,衣衫华丽,正对着分粥的工人破口大骂。
你们这些贱民!竟敢在我的地盘上施药?谁给你们的胆子?
分粥工人惶恐道:夫人息怒,这是郡主的命令,为防暑...
妇人冷笑:郡主?哼,我乃泉州商会副会长夫人,这块地,是我家的!你们未经允许,擅自占用,还在此施药蛊惑人心,是何居心?
云舒眉头微蹙,但并未发怒。她走上前,微笑道:这位夫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妇人傲慢地看了她一眼:你就是那个昭宁郡主?哼,一个外来的丫头,也配在此指手画脚?
云舒神色不变:夫人,昭宁关建成后,泉州湾将再无海盗之患。您的商船,将不再被劫掠;您的家人,将不再担惊受怕。这座关,不仅守护百姓,也守护商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请大家收藏:(m.20xs.org)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