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体系的稳固,如同为昭宁关这头即将成型的巨兽注入了强劲的血液。而此刻,这头巨兽最锐利的爪牙——全新的海岸预警系统,即将睁开它的第一只眼睛。
位于海岸线最突出部、堪称昭宁关前哨的望海崖烽火台,在采用模块化建造法后,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率先宣告竣工。此台选址极为险要,位于一处陡峭的岬角之上,三面环海,视野极佳,足以俯瞰方圆数十里的海面。这座烽火台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云舒将现代工程理念融入古代技术的结晶,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计算与反复试验。
这一日,天高云淡,海风猎猎。新建成的烽火台在苍穹下巍然矗立,台身采用粗大的百年铁力木,以复杂的榫卯结构咬合而成,浑然一体,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暗金色光泽,与周边残存的、低矮破旧的土石旧台形成了鲜明对比,犹如鹤立鸡群。台体表面,涂抹了一层特制的防腐桐油混合物,既能抵御海风侵蚀,又在阳光下折射出温润的光泽,仿佛建筑本身也有了生命。
墨临渊率领一众核心将领,亲临视察。云舒作为此台设计建造的核心人物,自然随行。一行人踏着碎石小路,穿过初具规模的关墙,海风拂面,带着微咸的气息。墨临渊走在最前,玄色长袍在风中微微摆动,显露出内里甲胄的轮廓。他不时驻足,仔细检查沿途的防御工事,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云舒则不时与随行的工匠低声交谈,询问施工细节,记录需要改进的地方。她一身素净的青衣,腰间系着一条实用的布带,上面挂着测量工具和记录本,与周围肃杀的军事氛围形成奇妙的和谐。
一行人沿着台内独特的双螺旋梯道盘旋而上。这种设计使得上下烽卒互不干扰,遇紧急军情时,传递信息效率倍增。梯道内壁,每隔一定距离便设有壁龛,放置特制的防水火把,确保夜间照明;扶手高度经过精确计算,既符合人体工学,又便于伤员攀爬。令随行将领们啧啧称奇的是,即使在狭窄的梯道内,也能感受到完美的空气流通,毫无憋闷之感。
王妃,这双螺旋设计,当真精妙。一位随行工部官员赞叹道,以往烽台,上下拥堵,传递军情常有延误。
云舒微微一笑:人体工程学告诉我们,合理的空间规划,能极大提升效率。这不仅是军事需要,更是对士兵生命的尊重。
登上高达十丈的台顶平台,视野豁然开朗。万里碧波尽收眼底,海天一色,令人胸襟为之一畅。台顶垛口齐胸,地面铺设平整坚实的木板,中央是巨大的、以耐火砖砌成的圆形烽火池,旁边整齐堆放着特制的、掺入了狼粪和特殊药物的燃料。四周设有防风挡板,即使在强风天气,火势也能保持稳定;池底铺设特殊陶管,可将烟雾引导至最佳高度,确保可见性。
一位负责烽火台建造的老工匠,激动地向墨临渊介绍:王爷您看,此台不仅坚固,视野开阔,更有几处巧思。垛口下方设有排水暗槽,防止雨水积聚腐蚀木材;烽火池下有通风道,确保燃烟顺畅;那边角还有一小型蓄水池,兼可防火、饮用。皆是按王妃的图纸所建。
老工匠名叫陈有福,须发皆白,双手布满老茧与疤痕,是跟着墨临渊守边多年的老兵。他说话时,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光彩,仿佛重新找回了年轻时的激情。
墨临渊微微颔首,走到垛口边缘,极目远眺。他的目光锐利如鹰,缓缓扫过波光粼粼的海面,以及海岸线蜿蜒的轮廓。良久,他沉声道:以此台为眼,方圆五十里海域,纤毫毕现。海盗若来,必无所遁形。此台建成,我昭宁防务,方算真正有了眼睛和耳朵。
他转身,目光扫过众人:诸位可曾想过,为何以往海防屡屡失利?非将士不用命,而是耳目不灵,待敌人临门,方知大敌当前,仓促应战,焉能不败?
一位跟随墨临渊多年的老副将抚摸着那严丝合缝的垛口木材,感叹道:末将守了半辈子海防,从未见过如此坚固精巧的烽火台!以往那些土石台,一场大风雨过后都得修缮,哪像这般……这般如同从山崖里长出来似的!
墨临渊点头:此台采用榫卯结构,不用铁钉,木材间留有伸缩余地,能随湿度变化而自我调节,不易开裂变形。加之特制防腐处理,寿命可延至百年。这是为子孙后代筑就的防线。
这时,一位被安排在此台值守的老烽卒,默默走上前来。他脸上刻满了海风与岁月留下的沟壑,双手粗糙如树皮,指节粗大变形。他名叫老周,是昭宁关资格最老的烽卒,守了整整三十年的海防。此刻,他伸出颤抖的手,一遍遍抚摸着光滑的榫卯接缝,眼中竟有泪光闪烁,喃喃道:好……真好啊……要是当年……要是当年黑石岛那会儿,咱们的台子能有这一半结实……老王、小柱子他们……也就不至于……
他的声音哽咽,说不下去了。在场的老兵们都沉默了。那是一段尘封已久的惨痛记忆——二十年前,一场罕见的风暴袭击海岸,旧式土石烽火台在狂风暴雨中倒塌,导致预警不及,海盗趁机登陆,屠戮了黑石岛上的三百军民。老周是唯一的幸存者,从此脸上永远带着一道狰狞的伤疤,那是海盗刀下留情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请大家收藏:(m.20xs.org)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