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众人的注视,这位老者轻抚胡须,微微扬首,眼中掠过一丝得意之色。
“此事非止一石二鸟,实为三鸟齐杀。”
他曾位居庙堂高位,只因在“灾粮事件”中力主开仓济民,实则暗藏私心,意图动摇国策,迫使朝廷放弃北疆防线,撤回铁岭卫。
此外,他还暗中推动数项机密计划,自认天衣无缝,殊不知早已落入监视之中。
太祖皇帝冷眼旁观,任其施展伎俩,一如当年纵容胡惟庸执掌相权,权倾一时。
直到钟山脚下,天子亲揭粮仓,真相大白。
赵茂随即被贬,流放北境苦寒之地。
后来……
他在边军中牧马养畜,形同奴役。
而那个后来顶替他身份的“黄子澄”,竟成了他暗中栽培的后继之人。
命运弄人。
帖木儿汗国的莫古·帖木儿,在也速迭儿南侵之际突袭边境,意外俘获了这两人。
一番密谈之后,三人结盟,各取所需。
黄子澄坦然赴义。
赵茂却选择偷生!
且看——
因莫古暗中布局,赵茂竟悄然顶替其名,化身为“黄子澄”。
凭此身份,他踏入帖木儿汗国,博得重用,步步高升。
此前。
也速迭儿趁夏粮收割之际挥军南下,却被大明火炮轰得溃不成军。
自此一役后,四邻诸国震动不已,人心惶惶。
消息传至帖木儿宫廷。
那位自称“黄子澄”的赵茂,即刻被召返朝。
同行者,还有早前派驻于此的“大王子”等人。
“此计非止一石二鸟,实为一石三鸟!”
帐中众人面露不解。
赵茂轻笑出声。
“哦?你这老者,倒是有趣,且讲来听听。”
他缓缓吸气,心中了然:若回大明,做个空有虚名的礼部尚书,无权无势,还得仰詹徽鼻息,此人年纪尚轻,却居高位,管束六部。
与其受制于人,不如另择出路。
识时务者,方为俊杰。
只是遗憾——
再不能以本名行走天下。
可转念一想。
在大明,赵茂仍是忠良之臣;而真正的黄子澄,反倒背负奸佞之名。
每每思及此处,他不禁唏嘘。
那位曾被称为“六王子”的莫古,如今已形同废人,听闻连饮食都需侍从喂食。
可不可否认。
正是此人当初随意之举,成就了今日局面。
原本不过是一场恶作剧般的安排。
谁料竟成神来之笔?
“大明啊大明,天子啊天子……”
赵茂内心狂喜,“老夫年过六旬,仍有司马懿吞天之志!”
念头既定。
他在军帐之中朗声回应:
“第一只鸟,便是搅乱燕王阵脚。牛羊尸骸散布边境,腥臭弥漫,瘟疫将起,北平必将元气大伤!”
“第二只鸟,则直指大明新政命脉,更是断绝帖木儿后继之力的毒策!”
说到此处。
也速迭儿额角渗出冷汗。
回想当日。
北平城头炮火如雷,劈面而来,炸得大军灰飞烟灭。
他几乎魂飞魄散。
就连那位出身尊贵的“大王子”,也吓得面色惨白,浑身颤抖。
但也速迭儿终非常人。
他深知——
如此利器若为敌所独有,必成心腹大患。
必须夺之!
于是才有第二次进攻。
不惜代价,不计死伤,只为抢得那新式武器残片!
最终得手。
虽仅获碎片,威力却远超旧日火炮五四倍。
可惜。
明军戒备森严,毫无破绽可寻,撤离前更将器械彻底焚毁。
他们只能拾取些许残骸而归。
达成目标后,也速迭儿迅速北撤。
旧日蒙元遗留的匠作营中,尚有不少汉人工匠可供驱使。
当年被明君驱逐至北地荒原时,随行的工匠们一路颠沛,却将技艺带到了这片冰寒之地。
这个冬天,也速迭儿决心重振旧业,修复那些残破的营垒与器具。
天意难测,正当他着手筹谋之际,南方再度传来动静。
大明的动作变了。
不再是铁骑奔袭、横扫草原,四处搜寻他的踪迹。
这次,竟是以文制武,以策攻心。
大军所过之处,部族若敢举兵相抗,立刻剿灭,不留余地。
可杀伐之后,却又有粮草分发,帐篷搭建,医者随行,教孩童识字,助牧民定居。
看似温和的手段,实则如细雨渗沙,悄然改变着草原的根基。
也速迭儿并非莽夫。
他目光如鹰,很快察觉其中深意。
正是这份警觉,让他早早向帖木儿汗国求援,这才迎来那位曾效力大明的“黄先生”——如今他倚为臂膀的谋士。
“这毒计,听说出自大明皇长孙之手。”
“若非黄先生点破,我们这些草原之子,怕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沦陷。”
“风雪再烈,我们从不退缩。”
“可暖帐里的火炉,妇人低语的笑容,却能无声瓦解斗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