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三,大暑。
马小翠蹲在自家院子的水井边洗着刚摘下来的黄瓜,汗水顺着她晒得发红的脸颊往下淌。她时不时抬头望向村口的方向,手指无意识地搓揉着黄瓜表面凸起的小刺。
"小翠,你发什么愣呢?"婆婆从屋里探出头来,浑浊的眼睛盯着她,"黄瓜都让你搓掉皮了。"
"啊,我..."马小翠慌忙低头,发现手里的黄瓜确实被她搓得发白,"我在想...想今晚要不要去地里看看玉米。"
婆婆眯起眼睛:"大暑天的,玉米地有什么好看的?"
马小翠感觉自己的耳根发烫:"就是...就是听说东头老李家的玉米被野猪拱了,我怕咱家的也..."
"哼。"婆婆冷笑一声,"七月不进青纱帐,老话都忘了?"
马小翠的手抖了一下。她知道婆婆指的是什么——村里自古流传的禁忌,农历七月不能单独进玉米地,尤其是晚上。老人们说,七月是鬼门开的时候,而玉米地长得比人还高,密不透风,是"那些东西"最喜欢藏身的地方。
"我...我就是说说。"马小翠低下头,继续搓洗黄瓜,心跳却不受控制地加快。
婆婆盯着她看了几秒,转身回屋前丢下一句:"晚上别出门,你男人明天就回来了。"
马小翠咬着下唇,等婆婆的脚步声消失在屋内,才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她抬头看了眼挂在西边树梢上的太阳,估算着时间。再过两个小时,天就会完全黑下来。
而张桂林在等着她。
张桂林是村里小学的老师,三十出头,戴着副金丝眼镜,说话温声细语的,和村里那些粗声大气的男人完全不同。三个月前,马小翠去学校给侄子送饭,正好碰上张桂林在批改作业。他抬头冲她笑了笑,问她要不要喝口水歇歇脚。
就那一眼,马小翠感觉自己的魂儿都被勾走了。
太阳终于沉到了西山后面,马小翠借口去村口小卖部买盐,溜出了家门。她沿着小路快步走着,心跳得像要蹦出胸口。远处,玉米地在暮色中连成一片深绿色的海洋,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
约定的地点在自家玉米地的东南角,那里离大路最远,平时很少有人去。马小翠拨开挡在面前的玉米叶,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里走。玉米已经长到两米多高,叶片边缘锋利得像刀子,在她裸露的手臂上划出细小的红痕。
"小翠?"一个低沉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马小翠的呼吸一滞:"桂林哥?"
张桂林从玉米丛中钻出来,眼镜片上反射着最后一点天光。他一把抓住马小翠的手,把她拉进怀里:"你可算来了。"
马小翠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汗味和墨水香,腿一软,整个人都贴了上去:"我婆婆看得紧..."
"嘘..."张桂林的嘴唇贴在她耳边,"别说话。"
他的手已经探进了马小翠的衣襟,粗糙的掌心摩擦着她细腻的皮肤。马小翠仰起头,任由他把自己压倒在玉米秆之间的空地上。压倒的玉米秆发出清脆的断裂声,空气中弥漫着青草汁液的苦涩气味。
"桂林哥...我们...换个地方吧..."马小翠突然感到一阵不安。玉米叶在她头顶摇晃,缝隙中透出的天空已经变成了深紫色。四周太安静了,连虫鸣都没有。
张桂林的动作顿了一下:"怎么了?"
"我...我觉得有人在看我们..."马小翠缩了缩脖子,那种被注视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张桂林笑了:"这地方除了我们还能有谁?"他的手继续向下摸索,"别自己吓自己。"
马小翠想说什么,但张桂林的吻堵住了她的嘴。渐渐地,她也放松下来,沉浸在情欲中。玉米叶在他们头顶沙沙作响,像是无数双手在轻轻鼓掌。
就在两人情到浓时,马小翠突然睁大了眼睛——她看到张桂林身后的玉米丛中,有一双眼睛正盯着他们。
那不是人的眼睛。
在昏暗的光线下,那双眼睛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灰白色,没有瞳孔,却分明在"看"着他们。马小翠的尖叫卡在喉咙里,她拼命拍打张桂林的肩膀,却发不出声音。
"怎么了?"张桂林喘着粗气抬起头,顺着她惊恐的目光转身看去。
就在这一瞬间,玉米丛中猛地伸出一只灰白色的、像是腐烂又像是枯萎的手,一把抓住了张桂林的脚踝。
"啊——"张桂林的惨叫划破夜空。他拼命挣扎,眼镜掉在地上,被他自己慌乱中踩得粉碎。"小翠!救我!有什么东西在拉我!"
马小翠惊恐地看着张桂林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拖向玉米地深处。他的手指在地上抓出十道深深的沟壑,指甲翻起,鲜血淋漓。压倒的玉米秆形成一条清晰的轨迹,通向黑暗深处。
"桂林哥!"马小翠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她扑上去抓住张桂林的手,却感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与她对抗。张桂林的身体在玉米丛中时隐时现,他的惨叫变成了断断续续的呜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夜半鬼语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夜半鬼语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