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明调整着相机镜头,试图捕捉灵堂里摇曳的烛光。七月的山村夜晚闷热潮湿,汗水顺着他的太阳穴滑下,但他不敢擦拭——张老太的棺材就停放在堂屋正中,黑漆漆的棺木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志明,你拍完没有?"周从压低声音问道,手指不安地摩挲着录音笔,"这地方让我浑身发毛。"
王志明没有立即回答。透过取景框,他看见棺材前的供桌上摆着三碗倒头饭,筷子直直插在中央。按照当地习俗,这是给亡魂准备的最后一餐。但让他感到不适的是,饭粒呈现出不自然的暗红色,像是掺了什么东西。
"再拍几张。"王志明按下快门,"民俗研究所派我们来记录传统丧葬仪式,总得带点干货回去。"
三天前,他们接到这个偏远山村——黑水村的邀请。村支书说有位九十高龄的张老太过世,要按古礼办丧事,希望有人能来记录这"即将消失的传统"。作为民俗研究员的王志明和摄影师周从欣然前往,却没想到这场丧事处处透着古怪。
"你们城里人不懂规矩。"主事的李阴阳走过来,枯瘦如柴的手指敲了敲王志明的相机,"有些东西不能拍,拍了要招灾的。"
王志明勉强笑了笑:"我们只记录流程,不会冒犯。"他注意到李阴阳手腕上缠着一圈红绳,与棺材两侧绑着的红布条如出一辙。
李阴阳浑浊的眼睛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咧嘴笑了,露出参差不齐的黄牙:"夜里守灵,听到什么动静都别应声。张老太...脾气不太好。"
周从明显打了个寒颤,王志明却觉得这是乡下人吓唬外人的惯用伎俩。他谢过李阴阳,继续拍摄灵堂布置。棺材两侧的地上撒了一层薄薄的石灰,据说是为了检验亡魂是否回煞。但王志明发现,那些石灰上已经出现了几处模糊的印记,像是有人——或者什么东西——轻轻踩过。
夜幕完全降临后,村里来了十几个守灵的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妇女。她们围坐在棺材旁的长凳上,低声念叨着王志明听不懂的方言。空气里弥漫着线香和某种草药混合的刺鼻气味,熏得人头晕。
"她们在念《血盆经》。"一个佝偻着背的老太太突然用蹩脚的普通话解释,"给张老太消业障的。"
王志明点点头表示感谢,却发现老太太的眼睛始终盯着周从的脖子,眼神贪婪得令人不适。他下意识把周从往后拉了拉。
午夜时分,大部分守灵人都昏昏欲睡。王志明借着检查照片的机会,悄悄绕到棺材侧面。黑漆棺木上用金粉画着些符文,在烛光下若隐若现。出于职业习惯,他想拍下这些图案,却发现相机突然失灵,屏幕闪烁几下后彻底黑了。
"见鬼。"王志明低声咒骂,这时棺材里传来一声轻微的"咔嗒"声,像是指甲刮擦木板的声音。
他浑身血液瞬间凝固。
"你们不该来的。"身后突然响起的声音让王志明差点跳起来。他转身看见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正用浑浊的眼睛盯着他,"张老太不是善终。"
"什么意思?"王志明强作镇定。
老头摇摇头,露出仅剩的几颗黑牙:"她手腕上有红绳,你们看到了吗?"
王志明想起李阴阳手腕上同样的红绳,正想追问,灵堂里突然响起一阵骚动。周从惊慌地跑过来:"志明!蜡烛...蜡烛自己灭了!"
所有人同时看向供桌。三根粗壮的白蜡烛确实熄灭了,但灵堂里一丝风都没有。更诡异的是,烛芯不是正常熄灭的黑色,而是呈现出鲜红的颜色,像是浸了血。
李阴阳脸色大变,迅速从怀里掏出一把米撒向棺材,口中念念有词。几个老妇人开始大声诵经,声音颤抖得不成调子。
"我们得重新点蜡烛!"李阴阳厉声道,"来个人帮忙!"
王志明鬼使神差地走上前,接过李阴阳递来的火柴。就在他弯腰点蜡烛的瞬间,供桌下突然伸出一只青白的手,抓住了他的脚踝。
王志明惊叫一声向后跌去,火柴撒了一地。那只手——如果那真是手的话——已经不见了,但他的裤脚上赫然留着五个湿漉漉的手指印,散发着腐肉般的恶臭。
"你踩到水了。"李阴阳面无表情地说,但王志明分明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快把蜡烛点上,不然张老太找不到路。"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如同噩梦。蜡烛重新点燃后,灵堂里的气氛更加诡异。守灵的人们不再交谈,只是机械地念经,眼睛却时不时瞟向棺材。王志明和周从缩在角落,谁都不敢再靠近供桌。
凌晨三点左右,王志明实在撑不住打了个盹。他梦见自己站在一片荒坟中,每个坟头都系着红绳,那些绳子像活物一样扭动着向他爬来...
"志明!醒醒!"周从猛摇他的肩膀,"出事了!"
王志明惊醒,发现灵堂里乱作一团。几个老妇人跪在地上不停磕头,李阴阳正用桃木剑拍打棺材盖,嘴里喊着听不懂的咒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夜半鬼语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夜半鬼语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