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护士压低声音说,"医院接收了十二名孕妇,都是贫困家庭的。王医生——不是现在这个,是他父亲——在她们身上试验一种新型助产药物。药物...发生了变异。"
护士颤抖着打开投影仪,墙上映出几张泛黄的照片:一排孕妇躺在病床上,腹部异常肿胀;一群穿白大褂的医生围着什么;最后一张让刘娟差点尖叫出来——十几个玻璃罐,每个里面都漂浮着一个畸形的胎儿,它们的眼睛睁着,似乎在看着镜头。
"药物让胎儿...改变了,"护士继续说,"它们开始在母体内快速生长,吃掉一切能吃的...包括母亲的内脏。十二名孕妇在一周内全部死亡,但那些'婴儿'...它们活了下来。"
"它们在哪儿?"刘娟声音嘶哑。
护士的眼神变得空洞:"在地下室。王医生——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工作——一直在'喂养'它们。每个月圆之夜,他会带新的'食物'下去..."
刘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的症状会突然消失——她从未真正感染过什么,而是被"标记"了,被选中作为"食物"。
"你必须离开,"护士突然推着她向门口走去,"趁王医生还没发现你已经知道了真相。别再回来了!"
刘娟冲出医院大门时,夕阳已经西沉。她回头看了一眼,在四楼的一个窗口,她看到张梅站在那里,腹部已经破裂,无数苍白的小手从里面伸出来,向她挥舞着,像是在告别。
回到家,刘娟疯狂地洗了个澡,然后开始收拾行李。她决定离开这座城市,越远越好。就在她准备关灯睡觉时,手机响了——是一条短信:
【谢谢你的配合,刘女士。检查结果很理想。我们很快会再见面的。——王医生】
刘娟颤抖着删除了短信,但她知道这无济于事。因为就在那一刻,她感到下体又传来一阵熟悉的刺痛,而浴室镜子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行用血写成的字:
"培育皿永不空置。"
刘娟盯着浴室镜子上的血字,手指深深掐进掌心。"培育皿永不空置"——这行字在她眼前扭曲、蠕动,仿佛有生命一般。最可怕的是,她感到下体再次传来那种熟悉的刺痛,伴随着若有若无的腐臭味。
"不,这不可能回来..."她颤抖着脱下裤子,惊恐地发现大腿内侧出现了细小的红色斑点,像是一串针眼。
手机突然响起刺耳的铃声,一个陌生号码。刘娟犹豫了几秒,还是接了起来。
"刘女士,"电话那头传来王医生平静得可怕的声音,"您忘了拿检查报告。"
刘娟的喉咙发紧:"你...你想要什么?"
"只是完成我的工作,"王医生的声音突然变得扭曲,像是同时有几个声音在说话,"您很特别,刘女士。大多数'培育皿'在第一次接触后就会完全...成熟。但您抵抗住了。"
电话突然断线了。刘娟瘫坐在地上,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标记为下一个受害者。但这次,她不再想逃跑。
"如果逃不掉..."她喃喃自语,"那就面对它。"
第二天清晨,刘娟站在市图书馆古籍部门口,等待开门。昨晚她几乎没睡,疯狂搜索关于第三妇科医院的一切信息。在某个冷门论坛上,一位匿名用户提到1965年医院关闭了整整三个月进行"消毒",而同年秋天,当时的院长王振国突然举家搬迁到国外。
图书馆门开了,刘娟直奔地方志区域。经过几小时搜寻,她在1965年的《市卫生局年度报告》中发现了异常:第三妇科医院那年获得了"特殊研究经费",但具体项目被墨水涂黑。更奇怪的是,报告末尾附了一份十二人的死亡名单,全部标注为"产后并发症"。
"找到你了..."刘娟拍下这页照片,手指因激动而颤抖。
她的调查随后转向了超自然现象。在图书馆最阴暗的角落里,她找到一本破旧的《民间镇魂术考》,书中记载了多种镇压冤魂的方法,其中一种描述与她在医院的经历惊人相似:
"若亡者含冤而逝,其魂不散,尤以孕妇为甚。若有邪术师以婴灵镇之,则冤魂不得超生,日久成煞..."
书中还记载了破解之法,需要"血亲引路,符咒开道"。
离开图书馆时,刘娟的手机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地址——城郊的一处老旧公寓。直觉告诉她,这与医院秘密有关。
公寓楼破败不堪,楼道里弥漫着尿骚味和霉味。刘娟敲响402室的门,开门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眼睛浑浊得几乎全白。
"你是...张梅的家人?"刘娟试探地问。
老妇人身体一震,枯瘦的手指抓住门框:"你怎么知道梅子?她...她死了五十八年了。"
"我是来帮她的,"刘娟轻声说,"也帮其他十一位孕妇。"
老妇人——张梅的妹妹张兰——颤抖着让刘娟进屋。狭小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张梅站在医院门口,手抚隆起的腹部,笑容羞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夜半鬼语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夜半鬼语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