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爷守在小龙床边,看着孙子机械地坐起来,面向窗外血月,眼睛一眨不眨。老人心痛如绞,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孙子的魂找回来。
他翻出祖传的一本古籍,纸质黄脆,字迹模糊。在油灯下研究了半夜,终于找到一段关于“月噬”的记载。
“月之有噬,如人之有疾。月华被蚀,精气外泄,邪物趁机吸食,附形于空洞之处,噬魂夺魄...”老赵爷喃喃读着,额头渗出冷汗。
据书中记载,月蚀之时,月亮精气外泄,某些邪物会趁机吸收月华,成精作怪。它们通常依附于空洞之物,树洞、岩穴、空屋都是它们的藏身之所。这些邪物最爱吞噬活物的魂气,尤其是孩童的纯净魂魄。
治之法,非镜非井非水潭,而是“以实填虚,以阳补阴”。
老赵爷合上书,天已微明。血月西沉,小龙重新躺下,面色更加苍白。
第二天,老赵爷召集村民,说出自己的计划:要在月蚀之夜,用活人的阳气填满树洞,把里面的邪物逼出来,同时用至阳之物吸引小龙的魂魄归体。
“谁来提供阳气?”有人问。
“我。”老赵爷平静地说,“我年岁已高,但阳气尚存。更重要的是,我是小龙的血亲,魂气相引,最容易唤回他的魂。”
村民们被老人的勇气感动,纷纷表示要帮忙。大家按照老赵爷的指示,准备了许多至阳之物:雄黄酒、朱砂、红绳、铜铃,还有村里壮年男子们的汗衫——代表阳刚之气。
下一次月蚀将在三天后。这三天里,老赵爷不吃荤腥,沐浴净身,静心养气。小龙的情况越来越糟,有时整日昏迷不醒,呼吸微弱得几乎察觉不到。
月蚀之夜终于到来。
黄昏时分,村民们聚集在老槐树下。树周围插上了九面红旗,代表九阳。树干上用朱砂画满了符咒。老赵爷身穿红色褂子,手持一串铜铃,静坐在树前的蒲团上。
月亮慢慢升起,又是一轮血月。
当月亮开始被阴影侵蚀时,老赵爷摇响铜铃,开始吟唱古老的招魂曲。声音苍凉而悠长,在寂静的山村回荡。
“小龙归来——魂归本体——”
“东方有招——西方有引——”
“山不挡路——水不断桥——”
“血亲呼唤——速速归来——”
随着月蚀加剧,树洞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开始蠕动。村民们屏息凝神,看到一股黑气从洞中缓缓溢出,如同墨汁入水,在空中扭曲变形。
老赵爷继续摇铃吟唱,额头上汗珠密布。黑气似乎被铃声激怒,向老人扑来,但在距离他三尺远处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挡住,无法前进。
这时,月亮已被吞噬大半,天空中的血月只剩下一弯红钩。
树洞中的黑气全部涌出,在空中凝聚成一个模糊的形状。那形状没有固定形态,时而如蟒蛇扭动,时而如鬼爪张开,但总能看出是在向那残月伸展,仿佛在吸收月华。
老赵爷突然站起,将雄黄酒泼向树洞,然后迅速将一件小龙穿过的衣服塞进洞中,紧接着用红绳缠绕洞口,系上铜铃。
空中的黑气剧烈抖动,似乎十分痛苦。它放弃了对月华的吸收,猛地向老赵爷冲来。这次它冲破了无形的屏障,直扑老人面门。
老赵爷不躲不闪,继续摇铃高呼:“小龙归来!小龙归来!”
黑气笼罩了老人全身。村民们惊恐地看到,老赵爷的身体剧烈颤抖,面色瞬间变得灰白,但他仍然站立着,铃声虽弱却未停止。
就在这时,月亮完全被阴影吞噬,天地陷入一片黑暗。
在这绝对的黑暗中,村民们听到老赵爷用尽最后力气喊出:“小龙……归……”
然后是一声清脆的铃响,接着万籁俱寂。
黑暗中,有人划亮了火柴,点燃了准备好的火把。火光映照下,老赵爷瘫倒在地,面色安详。那团黑气已不知所踪。
突然,从村中小龙的房间里传来一声惊呼:“小龙醒了!”
人们冲回村子,涌入小龙家,看到孩子正坐在床上,揉着眼睛,茫然地看着众人。
“我饿了。”小龙说,声音虚弱但清晰。
而老槐树下,老赵爷在村民的搀扶下也慢慢苏醒。他第一句话就是:“小龙...回来了吗?”
当得知孙子已经清醒,老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后来检查树洞,发现里面的空洞竟然自然闭合了,仿佛百年老树一夜之间焕发生机。树洞处长出了新皮,慢慢覆盖了原来的洞口。
小龙完全恢复了健康,甚至比之前更加活泼聪慧。只有一件事奇怪:他对那晚发生的事情毫无记忆,只说自己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见在月光下行走,听到爷爷的呼唤,就跟着声音回来了。
老赵爷很少再提起那晚的事,只是有时望着月亮,会喃喃自语:“月有噬,人有心。天地有阴阳,万物有盈亏。最暗的时刻之后,光明必会重现。”
赵家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夏夜的打谷场上,人们依旧乘凉闲聊,孩子们追逐嬉戏。老槐树郁郁葱葱,仿佛重获新生。只有树身上一道淡淡的红痕,提醒着那个血月之夜发生的诡异事件。
有时候,在最宁静的夜晚,当月光特别明亮时,似乎还能听到一声遥远的铃响,像是从月亮上传来,又像是从心底响起。
那是生命与希望的回声,在天地间永恒回荡。
喜欢夜半鬼语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夜半鬼语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