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堂心里发毛:“替身?”
“不是人替身。”赵大爷解释,“是用别的东西吸引灯的注意。灯喜欢啥?喜欢光,喜欢热,喜欢活气。”
赵大爷说,月圆之夜,在山坡上点一堆篝火,火里要扔进活人贴身的东西:头发、指甲。再围着火堆插上七盏油灯,灯芯要浸过三年以上的老桐油。
“火要点大,光要亮,比那借寿灯还亮。”赵大爷说,“灯就会被吸引过去。等灯都移到了火堆边,你就把篝火踩灭,头也不回地往家走。一路上不能回头,不能说话。”
李如堂听得仔细,回家就准备起来。
月圆那天,李如堂按赵大爷说的,在后山坡上点起篝火。火堆烧得旺,映得四周亮如白昼。
他和王秀英围着火堆插了七盏油灯,灯芯都浸过老桐油。王秀英把自己的头发剪下一缕,李如堂铰了指甲,一起扔进火里。
火苗蹿得更高了,噼啪作响。
夫妻二人按赵大爷嘱咐,背对背围着火堆走圈,心里默念:“灯归灯,人归人,阴阳两不相欠。”
起初没什么动静。忽然,王秀英掐了李如堂一把,声音发颤:“看...看地上!”
李如堂低头一看,倒吸一口凉气——七盏油灯明明没有点燃,却在地上自己移动起来,朝着篝火方向一寸寸挪动,在泥土上划出细长的痕迹。
更吓人的是,那些灯一边移动,一边自己亮了起来,发出青白色的光,火苗笔直不动。
远处的树林里,隐约有更多的光点在晃动,像是有人提着灯在黑暗中观望。
“莫看!”李如堂提醒婆娘,“专心走圈!”
夫妻俩继续绕圈行走,不敢停下。那七盏灯终于移到了火堆边,围成一圈,青白色的火苗朝向篝火,像是在鞠躬朝拜。
李如堂看准时机,大喊一声:“踩火!”
两人迅速用泥土盖灭篝火,头也不回地往家跑。一路上,李如堂觉得后背发凉,好像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但他牢记嘱咐,绝不回头。
到家后,两人砰地关上门,气喘吁吁地瘫倒在地。
那一夜,异常安静,狗不叫了,虫不鸣了,连风都停了。
第二天,李如堂鼓起勇气去后山查看。篝火余烬还在,那七盏油灯却不见了踪影,地上连移动的痕迹都没有。
怪事真的消失了。狗不再对着墙角叫,碗筷不再自己移动,晚上也不再惊醒。
一切恢复如常。
一个月后,张老汉安详离世。这回是自然死亡,无病无痛。
丧宴上,李如堂遇见了刘端公。刘端公对他点点头,没多说话。等没人的时候,才悄悄对李如堂说:“灯送走了?”
李如堂一愣:“你咋个晓得?”
刘端公苦笑:“那灯本来就不该现世。我年轻时候跟师父学的这手艺,师父临终前说,借寿灯是逆天而行,迟早要反噬。”
“那你还做?”李如堂有些生气。
刘端公叹口气:“人嘛,总存侥幸心理。再说,我不做,也有人做。”他拍拍李如堂的肩膀,“你能送走它,是你的造化。记住,有些东西,碰不得。”
李如堂点点头,心里五味杂陈。
回家的路上,夕阳西下,给川中丘陵披上一层金纱。稻田泛着绿浪,远处农家炊烟袅袅。
王秀英挽住男人的胳膊,头一次觉得这平凡的景色如此珍贵。
“以后莫搞那些名堂了。”李如堂说,声音却柔和了许多。
“晓得了晓得了。”王秀英靠紧男人,“还是踏实过日子实在。”
夜幕降临,山村渐次亮起灯火。那些光是温暖的黄白色,照亮回家的路,照亮饭桌旁的家人,照亮平凡却珍贵的每一天。
人间灯火,终究比那青白色的邪灯更长久,更温暖,更能照亮人心。
喜欢夜半鬼语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夜半鬼语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