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霄笑了笑,微微点了点头,并未言声。
高行周继续说道:“我军将石敬瑭重围在太原,使其粮草断绝,破城指日可待。奈何,石敬瑭勾结契丹耶律德光,割地称臣。我见契丹人要兵进中原,速速向皇帝陛下求援。请求速派援军,在契丹人入关以前,攻破太原,斩杀石敬瑭。援军尚未到达,耶律德光便率领号称三十万契丹铁骑北出雁门关。张敬达将军轻敌冒进,大败。没办法,只能退守晋安寨,后被包围。
为挽回颓势,圣上在群臣力荐之下,御驾亲征。本无心亲征的圣上,在罗智信、费同天等小人怂恿之下,于怀州裹足不前,且酣饮后悲歌:石郎使我心胆坠地。
当时,晋安寨之围并非不可解,若赵德钧部援手及时,唐军不至于惨败如斯。未成想,圣上与赵德钧二人玩儿起了心机。赵德钧借机胁迫圣上给其子封官,圣上坚决不允。赵德钧这个贼子不喜,便按兵不动,错失救援良机。张敬达将军与高某被石敬瑭和耶律德光前后夹击,兵败。战败后,张敬达将军被俘,我则败走到了这天龙山。
这些前因后果,恐怕世人有所不知。最终,兵败皆累数张敬达将军与高某之过啊!”
李凌霄听闻这些过往,不觉唏嘘出声。
“将军,诸事都有个因果。所谓天不遂人愿,大概说得就是这样吧。在下还是那句话,石敬瑭依然势微,李唐尚有大半江山,足可与石敬瑭周旋,且待时机平叛。将军缘何露宿在这荒山野岭,不返回长安,重振旗鼓?”李凌霄小心翼翼问道。
“高某回不去了。据传,圣上已经颁旨,不但历数我高行周无能,更说高某已降晋,誓斩高某项上人头。这天大的锅,高某被迫要背了啊。”
李凌霄一时无语。沉默片刻,他再次小心翼翼问道:“将军下一步如何自处?”
“高某自幼崇信佛教,略通佛理。没曾想逃到这里,竟然发现佛教石窟颇多,工艺精湛。便与高亮——”他指了指身后之人,继续说道:“在此地逗留下来,揽胜石窟,拓下所有铭文。唉——,又要起刀兵了。这兵荒马乱的世道,不知先世大能的艺术珍品,智慧精华,是否还会完整保存下来?目下,高某就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吧。让后人记住这天龙山的石窟造诣。
放下刀枪,拿起笔墨,倒有了另一番感受。这些日子以来,倒也清闲了许多,心如止水了许多。待我遍观所有石窟之后,便返回妫州,耕田教子,不再过问世间事。”一番话下来,可见高行周心灰意冷,去意已决。
李凌霄心里不胜感慨,如此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就这样退隐山林,实在可惜了。
高行周责成高亮,取来三块方石,招呼李凌霄三人靠近篝火取暖。三人坐定,高行周问道:“不知三位这是前往何处?”
李凌霄告之去尤寨,就在天龙山腹地,夜里迷了路。
高行周一脸不可置信地问:“三位尤寨人,竟然迷路,实属罕见。”
尤俊便将尤寨从不与外界联系,过着避世的田园生活简单叙述一遍。
“李公子不是尤寨人?”高行周自然是通透之人,单从尤俊主动叙述尤寨,他便推断出来。
“在下确非尤寨人,只是因慌不择路,亡命奔逃,偶到尤寨,被尤寨人救了一命。这位尤彩姑娘和尤俊大哥便是在下的救命恩人。”
“李公子,我可不敢贪功,并非你的救命恩人,尤彩妹子才是。”尤俊赶紧补充一句。
“李公子懂得功夫?”高行周凝重问道。
此刻,他意识到,可能自己看走眼了。既亡命奔逃,又前去柳林犯险,这绝不是一介书生之所为。
“李大哥的功夫好俊的。石敬瑭手下的程旭与那个什么怀大人都不是李大哥的对手呢。”尤彩骄傲地插口道。
“什么?程旭不是李公子的对手?”高行周陡然站起身,郑重打量起李凌霄。
“将军,在下只是粗通一些拳脚功夫而已。”李凌霄没有否认尤彩的话,只是谦逊一句。
“李公子练得是内家功夫?”高行周问道。
“是。在下自幼习武。”
“怪不得,怪不得。高某眼拙了,竟然没有看出李公子身负内家功夫。高某亦是习武之人,平素里阅人不少。但凡习练内家功夫之人,给我的第一直观便是太阳穴微微隆起。但观李公子,并无此异像,故而忽视了。高某听闻,内家功夫深厚之人,精气神内敛,外表并无异像示人。看来李公子是内功精湛之人,高某失敬了。”
“将军言重了。在下只是初窥门庭而已。”
“李公子过谦了。程旭是石敬瑭麾下有数的高手,功夫也是了得。能败他,可见一斑。对了,公子功夫如此了得,因何亡命尤寨?”高行周郑重问道。
李凌霄稍作犹豫,还是坦诚相告:“中元之夜,将军那时正在围困太原。在下潜入石敬瑭府邸,想杀了他,阻止他与契丹人的联盟。因寡不敌众,重伤逃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江山令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江山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