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他又意识到一个严峻问题:大唐江山令无论真假,莫要落到别有用心的人手里,否则贻害无穷。
想到此处,他下意识摸了摸怀里的大唐江山令。
李凌霄暗下决心:既然大唐江山令价值犹在,待雁门关归来,必须到洛阳城走上一遭。为了覆灭大晋朝廷,为了驱逐契丹铁骑,为了天下苍生,一定要让这大唐江山令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罗壮士,如有机会,我定与你前往云台山一趟。只不过在下有俗务缠身,就此别过。”
“李公子,现在天色已晚,不知今晚到何处落脚?”罗延环看到李凌霄想离去,便追问一句。
此时,斜阳正在西落,夕霞披在山巅。
“我等有要事,着急赶路。”李凌霄并没有说明落脚之处。其实,他也不知今夜落脚何处,再赶一段路,寻到避风驱寒之处再说吧。
“李公子对罗某有救命之恩,不如随罗某前去桃花坞小憩,待明日赶路不迟。桃花坞的酒家与罗某相熟,方便得很。”罗延环看出李凌霄并没有明确的落脚之处,便盛情邀请。
李凌霄犹豫起来。之所以犹豫,并非怕耽搁时间,而是担心徒增不必要的麻烦。刚才听罗延环说,桃花坞距离官道较近,官家时有往来。
罗延环似乎看明白了李凌霄的犹豫,便说道:“李公子,眼下天色已晚,桃花坞不会再有官家往来,大可放心前去。”
既然罗延环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李凌霄便没有推辞。他们将地上的六具尸体扔到了山崖之下,便随罗延环去了。
桃花坞是建在一处山坳的小村落,与尤寨相仿,规模不大,人口不多。一条蜿蜒的野径山路,从官道延伸至村头,也有着不近的一段路程。在官道上,如果不留意那一缕缕袅袅而起的炊烟,也是很难发现这个村落的存在。由于此地山峦起伏,沟壑横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找个歇脚的地儿极为不易。因此上,这个桃花坞就成了打尖的,住店的,来往行商的落脚之地。
确实名副其实,桃花坞街头巷尾都种植了桃树,无一杂品。时值冬季,自然树上无桃花,无桃实。树枝上起起落落的只有山雀和不多的喜鹊,纵跃起落间叫声不停。特别是这些山雀,丝毫不把行人放在眼里,从枝头飞下来,在行人脚畔肆无忌惮地觅食。你若赶,它便去。你刚去,它便又飞回来。
李凌霄一行伴着山雀,随着罗延环来到一处开敞院落。半人多高的竹篱笆墙上,间挂着大红灯笼,一派喜庆祥和。在松木搭建的院门两侧,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夹沟无杂树,桃林植处。下联是:交通设酒浑,武陵渔人。横批是:桃源人家。
看到这副对联,李凌霄颇为感慨。他想到了尤寨孩童吟诵《桃花源记》的场景,心说:“这就是乱世啊,人人都有着一个美好的愿景,向往桃花源一般的生活。”
罗延环看李凌霄驻足在对联前,陷入了沉思,便问道:“李公子知道出处?”
“这是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上联引自‘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一句;下联引自‘武陵人捕鱼为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设酒杀鸡作食’几句。与这桃花坞的眼前情景,倒也贴切,对仗亦是工整。”李凌霄笑着说。
“甚好,甚好!这位公子分析得甚是,这是老夫使得三坛桃花酒换来的联对。”这时,一位员外巾打扮的老者笑着走了出来。
“这位是李公子,了不起的一位青年才俊。”显然罗延环与这位老板相熟,指着李凌霄介绍。人情世故,自然是溢美之词。然后,又转向李凌霄:“这位是这个酒家的谢老板,一位古道热肠的老板。”
李凌霄与谢老板双双致礼。
“谢叔,中午时分让几个腌臜搅了我的酒兴,现在重新来过。上最好的桃花酿。”罗延环大咧咧说。
“老夫出外刚刚回来,罗贤侄,中午到底发生了何事?”谢老板面沉似水地问道。
“不说也罢,反正丢人现眼。如果不是李公子慨然出手,估计我这小命都不保了。不说了,不说了,别搅了酒兴。”罗延环烦躁地挥了挥手。
不大功夫,谢老板着人摆上了一桌酒菜,山间野味居多,亦有晒干的野菜小炒,更有两坛美酒——桃花酿。谢老板本不想同桌而食,但罗延环强拉着便落座了。
这桃花酿果然是美酒佳酿,入口融合,香气淡雅,回味无穷。
“谢老板,这确是人间佳酿,不可多得。”李凌霄由衷赞叹。不由想起了“天山露”的味道,直可与其相媲美。
阿克则大呼过瘾,连干了两大碗。
“看来李公子是酒中雅客,浅尝便知。这可是谢叔店中上好的桃花酿。桃花采自三月初三早上,必须开放正盛,必须带有露珠,必须长在东南枝上。最关键,必须是未出阁的姑娘采集。平时我是喝不到的,极其难得,极其难得。尤姑娘,多饮两杯,对女孩子最有益处,驻容养颜。”罗延环笑着介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江山令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江山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