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霄一时之间没有说话,他的思绪就如同这漫天大雪,纷纷乱乱。沉默良久,他同样幽幽说道:
“自古以来,汉家拒外夷于雁门关外,大小战役不计其数,可谓彪炳青史。比如战国时期,为了防备匈奴对赵国边民的侵扰和掠袭,将军李牧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秦始皇时期,曾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将其赶到阴山以北,建造了万里长城。汉武帝时期,大将卫青、霍去病和李广都在此大败过匈奴。特别是李广被称为‘飞将军’,凡匈奴人提起,自是胆寒。这才有了着名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再如先唐初年,你们突厥族崛起,屡犯边境,大唐便常年驻军雁门山,设关城,屡败你族铁骑。随后,相安无事多年。现在,契丹人已经形成气候,势力日渐强大,不但侵我边城,屠我边民,更是欺凌你们突厥等弱小民族。但是,此关仍是抵御契丹侵扰的重要关隘。漫漫历史长河中,雁门关是中原大地的安全屏障,更是大汉民族的安定倚仗。而现在,屏障已失,依仗全无。”
阿克重重点了点头说道:“公子,我懂了你刚才所作的《破阵子》。”
李凌霄继续说道:“阿克,你刚才说契丹铁骑已经跨过雁门关。是啊,已经有十万铁骑踏入了中原。这全赖石敬瑭这个汉贼所赐。若无内贼,何来外患!历史上又岂止石敬瑭这一个汉贼。”
“还有谁?”阿克问道。
“大汉高祖刘邦时期,被册封的韩王信曾背叛大汉,投降了匈奴,引匈奴兵穿过雁门关,直取太原。”
“公子,是大汉开国三杰韩信吗?你跟我提起过大汉开国三杰。我记得他们是张良、韩信、萧何。”阿克说道。
“不是。但是,二人同名同姓。‘三杰’中的那个韩信曾被封为楚王,后被贬为淮阴侯。曾因造反被杀,但没有勾结外族,背叛祖宗。而我说的这个韩信曾被册封为韩王。史书上为了区别二人,便将他称为‘韩王信’。他背叛了大汉,引匈奴进关,马踏黄河两岸。如果没有这些民族败类,外夷是不可能越过雁门关的。如今,若不是石敬瑭这个汉贼为了一己私利,出卖民族利益,洞开雁门关,契丹铁骑是难以逾越这雁门关的。”
“公子,这些民族败类是最可恨的。我记得你教过我一个词,叫数典忘祖,就是指这些人吧?”阿克问道。
李凌霄点了点头说道:“虽然数典忘祖、背叛祖宗的那些人着实可恨,但是,还有一些女人就是可悲、可怜、可叹了。无论她们乐意与否,仍被强行送往北地和亲,换取一时苟安。她们有着生为女人的可悲,有着背负羸弱大汉民族的可怜,更有着生无可恋的可叹。这雁门关,便见证了她们含悲垂泪的一幕又一幕。”
说到这里,李凌霄已是义愤填膺,眼前仿若看到莲儿泪目的样子。那绝世容颜,何其楚楚可怜。
阿克没有接话,他能体会到李凌霄此刻的心情。
大雪依然肆意地飘飞,皑皑雁门山苍凉一片。二人沉默着,沿着蜿蜒崎岖的窄道向山上行去。积雪没过了脚踝,深一脚浅一脚,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响。当他们行到半山腰处,已经清晰看到了雁门关的关城,以及关城上面搭建的雁楼。李凌霄停下了脚步,阿克随之也停了下来。
“我们不能再沿官道前行了。阿克,你看那雁楼——”李凌霄指着关城方向说道:“雁楼是边兵负责观敌了望的,我们再沿官道前行,恐被发现,徒增麻烦。需要寻个地方避一避,也躲避这漫天大雪。”
阿克点了点头。二人开始观察雁门关周边的地形,寻找避所。
虽是正午时分,但大雪弥漫,还是影响了视线。朦朦胧胧中,依稀看到前方关道两侧升起了几缕炊烟,应是边兵正在造饭。由此推测,关道两侧定设有兵营,驻有不少的守军。若再靠近,定会被发现。再观察关道两侧的山势,阴坡陡峭,阳坡趋缓。大雪覆盖着岩体,目及之处虽看不透雪下面的情形,但终究是缓坡易攀。
“我们上阳坡。”李凌霄果断地决定。阿克自然不会有异议。
他们是幸运的,竟然在高崖之处发现了一处低矮的构造物,似塔的形状。当他们走近,扒拉开落满的枯枝,再用枯枝拂去上面积雪,发现果然是一座用山石砌成的石塔。石塔十分简陋,总共才两层,高约三米左右。好在塔的基座颇宽大,底层还留有一道小门。透过破败的小门,发现里面竟然有着不大的容身空间。
“公子,这道门可以进去。我先进去,打扫一下。里面肯定脏得很。”阿克自告奋勇。
“慢着。”李凌霄赶紧制止了躬身要进入的阿克。
阿克直起身,疑惑地看着李凌霄,不知公子为何阻拦。在这样的荒郊野岭,寻个这样的躲避所在,实在难得很。若不在此处躲避,只能再寻其他地方。
李凌霄并未解释,而是专门挑捡了几根枯干的松枝。然后掏出火折,在避风处点燃了松枝。当把几根松枝互相引燃后,他便将燃烧的松枝投进了石塔里。石塔内部顿时浓烟迷漫,顺着小门与石间缝隙向外涌出。随后,便听到里面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突然,从门口处猛地蹿出两个黑乎乎的东西,动作异常敏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江山令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江山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