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的问题,像一颗冰冷的石子投入刚刚升温的池水,让屋内的气氛骤然凝固。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枫身上,之前的感激和敬佩,此刻都掺杂了浓浓的疑惑和审视。赵指导员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若有所思地看着林枫,又看看王猛手中的炮栓。
林枫的后背瞬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大脑在百分之一秒内高速运转,恐惧和理智激烈交锋。坦白?绝无可能!继续用“侦察班老兵”的借口?这个借口在如此专业的知识面前,已经显得苍白无力,再强行解释,只会越描越黑,坐实可疑。
电光火石之间,他做出了决断——不能正面回答,必须转移焦点,并将这疑点转化为更深层次的“合理”背景!
他脸上没有露出惊慌,反而浮现出一抹混杂着痛苦、屈辱和决绝的复杂神色,仿佛被触碰到了内心最深的伤疤。他低下头,沉默了几秒钟,再抬起头时,眼神中充满了悲愤,声音沙哑而沉重:
“排长……指导员……各位兄弟……事到如今,我也不想再瞒你们了。”
他这句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块石头,激起了更大的涟漪。王猛眼神一凛,身体微微前倾。赵指导员也屏住了呼吸。战士们更是瞪大了眼睛,等待着下文。
林枫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极大的决心,开始了他的表演——一个精心编织、半真半假、更能解释他能力来源的故事。
“我……我确实不是普通的溃兵。”林枫的声音带着颤抖,这不是完全假装,其中也融入了他对这个时代、对自身处境的真实恐惧和迷茫,“我老家是东北沈阳的……‘九一八’那年,我还在念中学……”
他刻意将背景设定在工业基础雄厚、日军统治严密的东北,这为他后续接触军工知识埋下伏笔。
“鬼子占了东三省,学校停了,我爹……我爹是沈阳兵工厂的技师……” 他抛出了一个关键信息,观察着众人的反应。果然,听到“兵工厂技师”,王猛和赵指导员的眉头都动了一下。
“鬼子强占了兵工厂,逼着里面的中国工人给他们修理枪炮,制造弹药……” 林枫的语气充满了恨意,“我爹不肯给鬼子卖命,就想方设法带着一些技术图纸,带着我们全家偷偷往关内跑……结果……结果在半路上,被鬼子的巡逻队发现了……”
他的声音哽咽起来,眼圈发红,这倒不全是演技,而是代入了无数流亡东北同胞的悲惨遭遇。“我爹我娘……为了掩护我……都……都被鬼子杀害了……就我一个人,捡了条命,带着我爹偷偷藏起来的几本笔记,一路乞讨,混进了关内……”
他用手背狠狠擦了一下眼睛,继续用悲怆而坚定的语气说道:“后来,为了活命,也为了打鬼子报仇,我才参加了晋绥军。因为我懂点机械,认识几个字,就被分去当过一阵子军械员,也接触过一些从鬼子手里缴获的破烂武器……所以,对鬼子的家伙事儿,比一般人稍微多知道那么一点点。”
说到这里,他抬起头,目光坦诚地迎向王猛和赵指导员:“之前没说,一是怕……怕队伍觉得我来历复杂,信不过我;二来,这也是我心里的一道疤,不愿意再去揭……今天排长问起,我不想再瞒着各位同志了。我林枫对天发誓,我跟鬼子有不共戴天的血仇!我做梦都想多杀鬼子,给我爹娘报仇,给千千万万死难的同胞报仇!”
他这番说辞,将一个“技术流溃兵”的形象,升级为了“怀揣血海深仇、具备军工背景的流亡者”。这个身份,不仅能合理解释他对武器的熟悉,更能激发这些同样与日寇有深仇大恨的八路军战士的共鸣。
屋子里一片寂静。只有油灯灯芯偶尔爆开的噼啪声。
战士们脸上的疑惑渐渐被同情和愤怒所取代。李铁柱已经听得眼圈通红,紧紧攥起了拳头。赵虎和孙老蔫等人,也露出了感同身受的悲愤神色。在这个年代,谁没有一笔血泪账?林枫的“遭遇”,瞬间拉近了他与所有人的心理距离。
王猛和赵指导员对视了一眼,眼神交流着复杂的情绪。林枫的这个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情感真挚,远比之前那个模糊的“侦察班”经历要丰满和可信得多。兵工厂技师的儿子,流亡学生,怀揣技术笔记,全家惨死于日寇之手……这一切要素,都完美地契合了他展现出的知识背景和战斗意志。
王猛脸上的严厉神色缓和了许多,他走到林枫面前,重重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次动作轻柔了许多):“林枫同志……没想到,你还有这么一段……唉,是我们唐突了,勾起了你的伤心事。”
赵指导员也走上前,语气温和而坚定:“林枫同志,你的遭遇,我们很同情,也很敬佩你能活下来,继续跟鬼子斗争!你的这份血仇,也是我们全体中国人民的血仇!欢迎你真正加入我们,一起为牺牲的亲人,为所有被鬼子欺压的同胞报仇雪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血时代:我的1940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血时代:我的1940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