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指挥员:“那么,怎么解决?”
“我们要改变防御模式!”一位年轻的营长率先发言,“不能光守山头,要建立前沿警戒阵地、主防御阵地和预备队反冲击相结合的多层防御体系!”
“要把‘雷公’火箭筒集中使用,形成反突击火力拳头!打掉他们的装甲车和密集队形!”
“惊蛰小队这样的精锐,不能只用于偷袭,应该提前撒出去,侦察敌军动向,甚至骚扰其后勤!”
“通信必须加强!‘星火’电台要配属到营连,确保指挥畅通!”
思路一旦打开,各种改进建议纷至沓来。林枫认真记录着,并引导大家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改变心态!”林枫最后强调,“面对关东军这样的对手,我们不能再有丝毫侥幸。必须把每一次接触都当成生死之战,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从工事构筑,到弹药储备,到伤员后送,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根据复盘总结,一系列战术调整方案迅速出台并开始强化训练。部队开始演练弹性防御、机动防御;“雷公”火箭筒被编组成突击火力队,练习集火射击;惊蛰小队也增加了前沿侦察和引导打击的训练科目;通信兵更是背着沉重的“星火”电台,反复演练在炮火下的架设和通信……
就在部队如火如荼地根据演习教训进行改进训练时,前往清除敌军侦察小组的惊蛰小队传回了消息。
他们成功找到了两个关东军侦察小组的活动痕迹,并与其一支小组发生了短暂而激烈的交火,击毙敌军三人,但其余敌人极其狡猾,利用地形和夜色成功摆脱了追踪,消失在了茫茫山岭中。雷鸣在报告中提到,这些敌军侦察兵的单兵素质和小组战术极其高超,远超他们之前遇到的任何日军部队,其装备也更为精良,甚至配备了当时罕见的主动式夜视仪(早期型号)!
这个消息,让林枫的心情更加沉重。关东军的侦察兵都如此难缠,其主力部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然而,福兮祸之所倚。在这次与敌军侦察小组的交火中,惊蛰小队并非全无收获。他们从一名被击毙的敌军侦察兵身上,搜缴到了一本被鲜血浸透大半、但依旧能辨认出部分内容的野战笔记。
当这本笔记被送到林枫手中时,他如获至宝!笔记里用日文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大量观测数据、地形草图、部队识别要点,甚至还有一些关于八路军战术习惯的初步分析!
更重要的是,在笔记的最后一页,潦草地画着一幅简易地图,上面标注了几个奇怪的符号和一条蜿蜒的箭头。箭头指向的终点,并非“铸剑”基地,而是位于黑龙沟侧后方、一个看似普通、名为“野狼峪”的备用物资囤积点!而在那个点的旁边,用红笔写着一个代号——
“影武者”!
林枫的瞳孔骤然收缩!
关东军特种侦察兵笔记上的“影武者”代号,与俘虏临死前那句诡异的话,对上了!
他们的目标,难道不仅仅是“铸剑”基地?这个“影武者”,指的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个计划?它为何会指向看似不那么重要的“野狼峪”?
喜欢铁血时代:我的1940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血时代:我的1940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