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姜芸拿起针,在绣绷上快速绣了起来。银针在布面上翻飞,不过几分钟,一朵小小的梅花就成型了,针脚细密均匀,边缘光滑,比王经理手里的手帕精致多了。周围的顾客都看呆了,有人忍不住鼓掌:“这手艺真好!比城里卖的还精致!”
王经理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没想到姜芸会当场演示,还拆穿了他的把戏。他想再说什么,供销社的李主任走了过来,手里拿着账本:“王经理,我刚查了库存,你手里的这块手帕根本不是合作社送的货,是昨天有人匿名送来的,说是合作社的次品。你不分青红皂白就闹事,是不是太过分了?”
王经理没话说了,灰溜溜地想走。姜芸叫住他:“王经理,合作社的绣品都是绣娘们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每一件都经得起检验。要是您还想合作,我们欢迎;要是您想帮着外人欺负我们,那以后就别想再进我们的货。”
周围的顾客都跟着起哄,王经理赶紧挤开人群走了。李主任松了口气,拍了拍姜芸的肩膀:“多亏你来了,不然今天这事还真不好收场。对了,地区创业大赛的事,我跟王主任说了,他说会帮你们争取个好位置,到时候咱们县的供销社也会去支持你们。”
姜芸心里一暖,跟李主任道谢后,又跟围上来的顾客介绍合作社的绣品,不少人当场就订了手帕和荷包。张桂兰看着姜芸,笑着说:“还是你有办法,这下咱们合作社的名气更大了。”
姜芸笑了笑,心里却没放松 —— 陈嘉豪没占到便宜,肯定还会再找机会闹事。她看了看天色,跟张桂兰道别,继续往省城赶。
到省纺织厂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纺织厂的大门很旧,墙上刷着 “抓生产,促发展” 的标语,门口的保安拦住姜芸,问她有什么事。姜芸说明来意,保安领着她去找负责染料的李科长。
李科长的办公室很小,堆满了文件和染料样品。他接过姜芸递来的丝线,看了看:“你想要的这种亮红色,我们有进口的酸性染料,颜色正,还不容易褪色。不过这批染料是东洋丝绸株式会社代工的,价格比国产的高不少,而且最近批次有点不稳定,你要是要,得先试用。”
“东洋丝绸代工的?” 姜芸心里一沉,她没想到绕来绕去,还是跟东洋扯上了关系。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先买少量试用 —— 合作社现在急需染料,要是能找到合适的,就能尽快做儿童绣品,参加创业大赛。
“那我先买两公斤试试,要是好用,以后再长期合作。” 姜芸掏出钱,递给李科长。李科长接过钱,给她开了收据,又从柜子里拿出一小桶染料:“这是样品,你先拿去用,要是有问题,随时来找我。”
姜芸提着染料,走出纺织厂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她骑上自行车,心里五味杂陈 —— 染料是找到了,可却是东洋代工的,要是有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绣品,还可能被陈嘉豪抓住把柄。她摸了摸衣兜里的针法稿,想起母亲写的 “手艺要跟心走”,心里又坚定起来 ——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守住手艺,就不怕。
回到村里的时候,合作社的灯还亮着。姜芸推开门,看见绣娘们都在整理创业大赛的材料,小满正趴在桌上,用彩线绣着什么。她走过去一看,是个小小的太阳,针脚虽然稚嫩,却很认真。
“姜芸姐,你回来了!” 秀莲抬起头,手里拿着张表格,“我们把合作社的学员人数、订单量都整理好了,还有绣娘们的收入明细,你看看行不行。”
姜芸接过表格,仔细看了看,心里很感动 —— 大家都在为合作社努力,她不能让大家失望。她把染料放在桌上:“我从省纺织厂买了进口染料,明天咱们试试,要是好用,就可以做儿童绣品了。”
小满走过来,把绣好的小太阳递给姜芸,用手语比了个 “好看” 的手势。姜芸接过小太阳,指尖刚碰到绣品,突然觉得手心一热 —— 空间里的灵泉竟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她摸了摸鬓角,没有新增白发。她心里一动,难道灵泉不仅能修复绣品,还能被传艺的心意滋养?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灵泉的光芒就消失了。姜芸没声张,把小太阳小心地收好 —— 这是个新发现,或许能解开灵泉的秘密。
夜深了,绣娘们陆续回家,姜芸还在整理创业大赛的材料。她把母亲的针法稿铺在桌上,借着煤油灯的光,在旁边写着参赛宣言:“苏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我们要让它在新时代发光发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窗外的月光很亮,照在桌上的染料桶上,反射出微弱的光。姜芸看着染料桶,心里暗暗记下 —— 明天一定要仔细试用,不能出任何差错。她摸了摸鬓角的白发,想起刘干事说的东洋赞助,心里的担忧又冒了出来,但很快又被坚定取代 —— 不管前路有多难,她都会带着合作社,守住苏绣的初心。
喜欢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