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婶接过清单,看着 “东洋丝绸株式会社” 几个字,手都抖了:“原来是这样!这东洋鬼子的便宜,咱不能占!姜社长,我加入,我这就把枕套都搬到合作社去!”
当天下午,姜芸又跑了三个村子,四个小绣坊全答应加入合作社。回来的路上,张桂兰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说:“这下陈嘉豪想垄断也没门了!咱们现在有五十多个人,加上这几个小绣坊,以后订单再多也能接!”
姜芸笑着点头,心里却没放松。她摸了摸兜里的清单,那上面除了采购记录,还有一张夹在里面的小纸片,上面画着半幅模糊的绣图 —— 绣的是《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和她之前修复的古绣竟有七分相似,只是图旁边写着几个日文,她认不全,只看清了 “复制”“技术” 两个词。
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姜芸把油灯点亮,坐在桌前展开那张日文纸片,又拿出苏婉清的日记翻找。日记里提到,民国三十八年,苏婉清曾拒绝过一个东洋商人的 “收购”,说对方 “想偷学古绣针法,复刻后冒充中国苏绣”。难道现在的东洋丝绸株式会社,还在打古绣的主意?
她正琢磨着,门外传来敲门声,是小满的父亲,手里拿着一个布包:“姜社长,小满说您在准备创业大赛的材料,她连夜绣了这个,让我给您送来。”
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块巴掌大的绣品,绣的是小小的广交会馆图案 —— 小满从姜芸嘴里听过广交会,就凭着想象绣了出来,馆顶的旗子用了鲜艳的红丝线,针脚虽稚嫩,却满是心意。
姜芸看着绣品,心里的疑虑暂时压了下去。不管陈嘉豪和东洋会社有什么图谋,她都要先把创业大赛拿下,把合作社的路走宽。她拿起笔,在创业大赛的材料上添了一笔:“计划联合十家农村小绣坊,打造‘非遗苏绣产业带’,推动乡村妇女就业。”
窗外的风还在吹,油灯的光摇曳着,姜芸不知道,此时的陈嘉豪正坐在县城的宾馆里,对着电话发脾气:“一群没用的东西!连几个小绣坊都搞不定,还怎么垄断?我告诉你,必须在创业大赛前,把姜芸的合作社搅黄,不然咱们和东洋会社的协议就黄了!”
电话那头的人应着,陈嘉豪挂了电话,眼神阴鸷地看着桌上的《清明上河图》古绣照片 —— 那是他从县文化馆偷偷拍的,旁边放着的,正是姜芸母亲留下的 “百鸟朝凤” 嫁衣的照片复印件。
喜欢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