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凑过来一看,眉头立刻皱紧。“这笔记的时间是去年,” 他指着页脚的日期,“山崎株式会社去年来过我们厂,想采购固色设备,当时对接的就是我。” 他顿了顿,“难怪我觉得他们的需求有点奇怪,现在看来,他们早就研究过化学固色,只是没找到植物提取的关键。”
这个发现像道光,姜芸心里忽然敞亮了些 —— 山崎没掌握桑叶的诀窍,这就是他们的机会。她把说明书放回文件夹,“李工,我们继续实验,这次过滤桑叶汁,再加热到 40 度试试。”
第三次实验开始了。姜芸负责过滤桑叶汁,滤纸叠了三层,翠绿的汁液慢慢渗下来,没有一点杂质;李建国调节加热装置,把试剂温度稳定在 40 度。金线浸泡的时候,两人都没说话,只听着加热管发出的轻微嗡嗡声。
这次捞出来的金线,终于有了接近传统金线的光泽 —— 在阳光下泛着暖黄的光,像刚从灵泉里捞出来的一样。姜芸用镊子夹着金线,轻轻弯了弯,韧性十足;她又取来一点清水,滴在金线上,水顺着金线往下流,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耐水性也达标了!” 李建国拿着检测仪,声音里带着兴奋,“光泽度 92%,韧性提升 3 倍,完全符合要求!”
姜芸长长舒了口气,靠在实验台上,指尖还沾着桑叶汁的绿色。她想起合作社里的绣娘们,想起张师傅那幅褪色的牡丹图,忽然觉得眼眶有点热 —— 这条路走得难,但总算看到了希望。
就在这时,姜芸的手机响了,是林晓打来的。“姜姐,不好了,” 林晓的声音有点急,“我刚从工商局回来,山崎那边托人打听咱们的固色实验,还说‘要是合作社搞不定,他们可以提供技术支持’,明显是想掺进来!”
姜芸握着手机,看了眼桌上的日文说明书,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让他们打听,” 她声音平静,“我们的技术,他们学不会。” 挂了电话,她转向李建国,“李工,明天我把合作社的桑叶都运过来,咱们多做些样品,带回合作社给老匠人们看看。”
李建国点头,正想说话,实验室的门又开了。这次是化工厂的采购员,手里拿着一张采购单。“李工,你们要的酸性固色剂快没了,得赶紧下单。” 他把单子递过来,“还有,这批固色剂的供应商是‘东洋贸易公司’,是山崎株式会社的子公司,要不要换一家?”
姜芸的目光落在 “东洋贸易公司” 几个字上,心里咯噔一下。原来山崎不仅在技术上盯着,还在供应链上布了局。她接过采购单,指尖在供应商名字上划了划,“换,找本地的供应商,哪怕贵点也行。”
采购员走后,实验室里又安静下来。李建国看着桌上的金线样品,忽然说:“姜芸,还有个问题 —— 桑叶提取物需要新鲜,合作社的桑叶够不够?要是扩大生产,可能得多种些。”
姜芸想起合作社后面的那片桑树林,叶子刚长到巴掌大。“确实不够,” 她皱了皱眉,“我回去跟村里商量,能不能把旁边的荒地改成桑田,再请农业站的人指导下,保证桑叶的品质。”
夕阳透过百叶窗,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实验台上的金线样品在余晖里闪着光,旁边的日文说明书静静躺着,像个没解开的谜团。姜芸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老匠人的质疑、山崎的阻挠、供应链的问题,但她不怕 —— 只要手里握着这根带着桑叶清香的金线,她就能守住苏绣的根。
临走前,姜芸把金线样品小心放进密封盒里。盒子里,金线绕成小小的圈,像一轮金色的月亮。她忽然想起空间里那本民国绣娘日记,想起 “泉水竭,匠心续” 的字样,心里忽然有了答案 —— 灵泉会枯竭,但匠心不会,只要还有人愿意为苏绣拼尽全力,这份手艺就永远不会断。
车子驶出化工厂时,姜芸看着窗外掠过的农田,拿出手机给合作社的绣娘发消息:“明天带大家摘桑叶,咱们要做新的金线了。” 消息发出去,她仿佛已经看到绣娘们笑着采摘桑叶的样子,看到张师傅摸着新金线,眼里露出认可的神情。
而她没注意到,化工厂仓库的角落里,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男人正拿着手机拍照,照片里是那张写着 “桑叶?效果不稳定,弃用” 的日文说明书页面。男人把照片发给备注 “山崎助理” 的联系人,附带一条消息:“他们用了桑叶,效果很好。”
喜欢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