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电话,姜芸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之前她还在愁,贫困村的绣娘大多家境不好,固色剂虽然不贵,但长期买下来也是笔负担,现在有了基金补贴,推广起来就顺利多了。她转身想把好消息告诉大家,却看见张师傅正对着手册上的 “桑叶采摘时间” 皱眉。
“张师傅,怎么了?” 姜芸走过去问。张师傅指着那行字:“清晨带露采摘是好,但现在合作社的桑叶田不够用了,咱们自己绣娘用还勉强,要是推广到三个村,桑叶肯定不够。之前我跟你说过,老辈种桑叶,都是选朝南的坡地,桑叶长得肥,汁液也足,咱们合作社现在的桑叶田是平地,产量和质量都差些。”
姜芸心里一动。张师傅说的朝南坡地,她倒是知道一处 —— 在离合作社十里地的王家村,那里有片废弃的坡地,之前扶贫办想用来种果树,后来因为缺水没种成。要是能把那片坡地改成桑叶田,不仅能解决桑叶不够的问题,还能帮王家村的村民增加收入。她刚想跟张师傅说这个想法,就看见周玲拿着手机跑过来,脸色有点发白。
“姜姐,你看这个。” 周玲把手机递给姜芸,屏幕上是个微信群聊界面,群名叫 “省城化工厂技术交流群”,里面有个人发了张照片,照片上是几张纸,上面写着 “苏绣化学固色配方”,下面还附了句:“这是我从李工程师的实验室里拿到的,有需要的可以私我,价格好说。”
姜芸的心猛地一沉。李建国的实验室只有化工厂的几个核心员工能进,这个人能拿到配方,肯定是化工厂里的人。她赶紧翻聊天记录,发现发照片的人网名叫 “老陈”,头像是化工厂的 logo。她记得李建国提过,化工厂有个姓陈的员工,之前因为私自泄露技术资料被警告过,没想到这次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合作社的配方上。
“姜姐,这配方要是被人拿去卖了,以后会不会有很多人用这个法子,咱们合作社的技术就不值钱了?” 周玲声音发颤,眼里满是担心。姜芸捏紧手机,指尖冰凉 —— 她不怕别人学技术,毕竟苏绣的魂在针脚上,不是靠个配方就能抢走的,但她怕有人用劣质的固色剂冒充,坏了苏绣的名声。之前李建国就说过,要是固色剂浓度掌握不好,不仅会让金线发暗,还会损伤传统丝线,到时候消费者以为是苏绣的质量差,遭殃的是所有绣娘。
张师傅也凑过来看了手机,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这是偷手艺!老辈说‘手艺传内不传外’,不是小气,是怕外人学了皮毛就乱传,坏了规矩。姜芸,你得赶紧跟李工程师说说,把这个人找出来,不能让他把配方乱传。”
姜芸点点头,刚要给李建国打电话,就看见小满指着窗外,脸色有点不对劲。她顺着小满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合作社门口停着辆黑色的轿车,车窗贴着深色的膜,看不清里面的人。这辆车她昨天见过,停在化工厂门口,当时她没在意,现在想来,说不定和那个 “老陈” 有关。
“我先给李工程师打电话,让他查下‘老陈’的下落。” 姜芸拨通李建国的电话,把微信群的事情说了一遍。李建国的声音瞬间变沉:“这个老陈,上个月就因为想把厂里的染料配方卖给外人,被我辞退了,没想到他还留着合作社的配方。我现在就去厂里查,看看他有没有把配方传给其他人,你那边也小心点,别让他靠近合作社。”
挂了电话,姜芸看着窗外的黑色轿车,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不安。她总觉得,这个老陈背后,还有人在指使 —— 之前化工厂仓库里的日文设备说明书,还有山崎的人打听合作社技术的事情,像根线一样串了起来。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民国绣娘日记,日记里 “泉水竭,匠心续” 的字迹仿佛还在眼前,或许,这场技术革命,从一开始就不是简单的破局,而是场藏在丝线里的博弈。
“姜姐,你别担心,我们都会帮你的。” 周玲看着姜芸的脸色,小声安慰道。张师傅也点点头:“要是那个老陈敢来合作社捣乱,我们这些老骨头,也能帮你拦着。” 姜芸看着绣房里的众人,心里的不安慢慢散了些 —— 她不是一个人在守着苏绣,还有张师傅,有小满,有所有想把苏绣传下去的绣娘。
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风带着桑叶的清香吹进来,拂过绣绷上的金线。阳光落在金线上,映出细碎的光点,像撒在丝绢上的星星。她想起刚才王主任说的贫困村推广计划,想起小满编的手语口诀,想起张师傅写在手册上的老规矩,忽然觉得,不管背后有多少暗潮,只要她们握着绣针的手不松,只要匠心还在,苏绣就不会输。
只是她没注意,口袋里的日记,有一页轻轻翘了起来,露出角落里一行淡淡的字迹,像是刚浮现出来的 ——“外贼易挡,内忧难防”。而窗外的黑色轿车里,有人拿着相机,对着绣房的方向,按下了快门。
喜欢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