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城门楼上的“魏”字大旗被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季汉的“汉”字大旗,猩红底色配上明黄流苏,在初秋的风里猎猎作响。诸葛亮披着一件素色鹤氅,站在城头最显眼的位置,目光掠过脚下绵延的黄河,又望向东方洛阳的方向,眉头虽未完全舒展,眼底却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亮意。
“丞相,曹真将军仍在驿馆闭门不出,司马懿倒愿意见您,此刻正在偏厅候着。”马谡轻步上前,声音压得极低。他如今穿了一身银甲,腰悬佩剑,比起几年前街亭时的毛躁,此刻言行间多了几分沉稳,只是提到曹真时,语气里仍带着点犹豫——毕竟这位曹魏宗室大将,昨日还被士兵绑着推到帐前,脖子梗得像块硬骨头。
诸葛亮缓缓转过身,指尖在城垛上轻轻敲了两下:“先去见仲达吧。曹子丹(曹真字)性子刚直,得给他点时间缓一缓。”说罢,他又看向一旁的姜维,“伯约,你带五百陷阵营士兵,去巡查潼关以西的粮道,昨日探子来报,有小股魏军散兵在半路劫掠粮草,务必一网打尽,别让这些杂事扰了大局。”
姜维拱手应下,转身快步离去。不一会儿,高顺便带着一队披着重甲、手持长戟的陷阵营士兵赶了过来,甲叶碰撞声整齐划一,走在石板路上像一阵沉闷的惊雷。高顺脸上没什么表情,只对诸葛亮抱了抱拳,一句“末将遵令”便领着手下出发——这位将军向来话少,却总能把事办得妥妥帖帖,诸葛亮看着他的背影,暗自点头:有高顺在,粮道这块心头大石算是落了一半。
偏厅里,司马懿正坐在案前喝茶,面前的茶盏已经凉了,他却没动几口。见诸葛亮进来,他连忙起身行礼,姿态放得极低,却又不失分寸。诸葛亮笑着摆手:“仲达不必多礼,坐吧。如今潼关已归我汉,你我虽曾为敌,今日却也能坐下来好好聊聊。”
司马懿坐下后,目光在诸葛亮脸上转了一圈,才缓缓开口:“丞相用兵如神,懿佩服。只是不知丞相接下来打算如何处置我等降将?”他这话问得直接,毕竟曹丕还在洛阳,他们这些降将的处境实在微妙,若是诸葛亮要杀他们立威,此刻也没什么反抗的余地。
诸葛亮端起桌上的茶壶,给司马懿重新斟了杯热茶:“仲达放心,我季汉向来不杀降将。曹子丹是宗室,不愿归降也无妨,我会派人把他送到成都,陛下自会善待;至于仲达,你有经天纬地之才,若愿为兴复汉室出力,我必向陛下举荐,让你一展所长。”
司马懿闻言,手指在桌案下轻轻攥了攥。他不是没想过归降,只是曹丕虽病重,曹魏根基仍在,此刻表态太早,万一后续有变故,反而两头不讨好。他沉吟片刻,才道:“丞相美意,懿心领。只是懿如今刚归降,若立刻任职,恐难服众,不如让懿先在军中当个参军,为丞相出出谋划策,也算略尽绵薄之力?”
这话说得进退有度,诸葛亮自然明白他的心思,也不勉强:“也好,那就委屈仲达暂任参军,日后若有建功,再行提拔便是。”
两人又聊了些潼关的防务,司马懿果然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比如在黄河渡口增设岗哨、加固潼关内侧的城墙等,都是实打实的有用主意。诸葛亮一一记下,心里暗忖:司马懿这人才,若能真心为汉所用,日后北伐必能少走许多弯路。
正说着,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赵云掀帘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捷报,脸上带着笑意:“丞相,好消息!子龙将军(此处为赵云,避免混淆)从汉中送来消息,张飞将军已率三万兵马赶到潼关外围,如今正在十里坡扎营,特意让我来问您,何时能出兵洛阳!”
诸葛亮接过捷报,快速扫了一遍,忍不住笑了:“翼德还是这么急脾气。”他抬头看向司马懿,“仲达,你觉得此刻进兵洛阳,可行吗?”
司马懿愣了一下,没想到诸葛亮会突然问他,略一思索便答道:“回丞相,此刻进兵洛阳,有利有弊。利在曹丕病重,洛阳城内人心惶惶,我军新胜,士气正盛;弊在洛阳城高池深,且曹魏还有徐晃、曹休等将领在东线和北线,若我军久攻不下,恐遭夹击。更重要的是,东吴孙权刚攻了合肥,此刻说不定正盯着我们,若见我军主力陷在洛阳,难保不会再生事端。”
这番分析和诸葛亮的想法不谋而合。他点了点头,对赵云道:“你回复翼德,让他先在十里坡休整,顺便帮着加固潼关的防御。洛阳之事,需从长计议,不可冒进。”
赵云应声离去后,诸葛亮又和司马懿聊了半个时辰,才让侍从送他回驿馆。刚走出偏厅,就见马谡急匆匆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卷竹简:“丞相,成都来的急报!陛下说甘皇后和皇子刘永身体违和,想让您派个太医回去,另外,关将军从荆州送来消息,说东吴陆逊最近在江夏一带调动水军,似有异动,让咱们多加留意。”
诸葛亮接过竹简,眉头瞬间皱了起来。甘皇后和皇子违和是大事,成都的太医虽多,但陛下特意开口,肯定是放心不下,得派个最得力的去;而荆州那边,陆逊调动水军,到底是针对曹魏,还是针对季汉,现在还说不准——孙权这人,向来是见风使舵,不得不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穿越,兴复汉室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穿越,兴复汉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