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陈宝玉那份字字血泪、铁证如山的八百里加急密奏,由忠心耿耿的龙鳞卫百户,人不解甲、马不停蹄地送入紫禁城,直达御前时,已是深夜。
养心殿内,灯火通明。天启皇帝朱啸并未安寝,他正披阅着来自九边各地的军报。当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神色凝重地呈上那份来自陕西、封口处加盖着三重火漆和钦差关防的密奏铜管时,皇帝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他亲手用银刀裁开火漆,取出内里厚厚的奏章,就着明亮的烛光,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起来。起初,他的面色沉静如水,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捏着奏章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当读到世子朱存枢不仅贪墨巨万、更怨望朝廷、甚至企图煽动兵变谋杀钦差时,皇帝猛地一掌拍在御案之上!那声巨响震得殿角铜鹤香炉都微微颤动!
“混账东西!”皇帝的声音如同冰窖中刮出的寒风,带着压抑到极致的愤怒与深深的失望。“朕念在同为太祖血脉,对其秦王府一向优容!洪承畴在陕甘整军,朕特拨巨饷,原为巩固边防,惠及将士!岂料…岂料此獠竟敢如此!”
他霍然起身,在殿内快步踱走,龙袍的下摆带起一阵疾风。“贪墨军饷,已是动摇国本!怨望朝廷,更是心怀异志!竟还敢煽动军队,刺杀钦差?!”皇帝的声音陡然提高,如同雷霆炸响:“此等行径,与谋逆何异?!他眼中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还有没有大明的法度!”
王承恩及殿内所有侍立的太监、宫女无不吓得跪伏在地,屏息静气,连大气都不敢出。
皇帝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如刀,扫过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直抵西安秦王府。他的脸上,除了愤怒,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痛心。
“秦王…老糊涂!”皇帝冷哼一声,“朕让他响应新政,捐些田产,本是给他一个博取贤名、顺应大势的机会!他倒好,约束不了儿子,酿成如此大祸!还有脸称病!”
“还有这个朱存枢!”皇帝的怒气再次升腾,“身为宗室子弟,世受国恩,不知修身养德,报效朝廷,反而骄奢淫逸,无法无天!朕看他,是烂到骨子里了!”
他回到御案前,目光再次落在奏章上陈宝玉总结的世子罪状,眼中最后一丝犹豫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帝王不容置疑的决断。
“此风绝不可长!宗室犯法,更当严惩!否则,朕如何面对天下将士?如何整饬吏治?如何推行新政?!”皇帝的声音斩钉截铁,“他不是觉得朝廷亏待他吗?好!朕就让他去南京!去孝陵!对着太祖高皇帝的陵寝,好好给朕反省!让他看看,我大明江山是如何得来的!让他明白,什么叫做责任!什么叫做法度!”
“王承恩!”
“老奴在!”王承恩连忙应道。
“即刻拟旨!”皇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七日后,一个天色阴沉、朔风凛冽的下午,一队风尘仆仆、却依旧保持着皇家威严的骑士,自东门疾驰而入!他们身着御前侍卫的鲜明服饰,高举着象征皇权的节旄,护卫着一名面色肃穆、手持黄绫圣旨的司礼监太监!
“圣旨到——!钦差大臣陈宝玉接旨——!”
尖亮而极具穿透力的唱喏声,响彻了整个钦差行辕,并如同惊雷般,迅速传遍了死寂的西安城!
行辕之内,陈宝玉早已沐浴更衣,身着绯色官袍,率领所有属官、将领,于香案前跪倒迎旨。他的心中波澜涌动,面上却沉静如水。他知道,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
那位司礼监太监展开圣旨,用清晰而庄重的声音,朗朗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膺天命,抚驭寰宇,赏功罚罪,法纪为先。迩闻陕西军饷积弊,蠹虫丛生,边军困苦,朕心恻然。特遣钦差陈宝玉,秉公查办,代天巡狩。
兹据钦差陈宝玉查实奏报,秦王府世子朱存枢,身为宗室,世受国恩,不思报效,反而骄奢淫逸,贪墨军饷,数额巨万;结党营私,怨望朝廷;更乃煽惑军心,图谋不轨,几致边陲生乱!其罪孽深重,罄竹难书,实乃国法难容,天理难恕!
秦王朱谊漶,教子无方,纵容失察,难辞其咎!
朕念太祖封建诸王,本意屏藩帝室。然法纪如山,虽亲不贷!着即:
一、 废黜朱存枢世子之位,削除宗籍,废为庶人!即刻锁拿,递解南京孝陵卫,严加看管,终身守陵思过,永不叙用!其名下所有财产,悉数抄没充公!
二、 秦王朱谊漶,御下不严,深负朕望,罚俸三年,于王府闭门思过,非诏不得出!秦王府一应事务,暂由王府管事与朝廷指派官员共同署理,以待后命!
三、 所有涉案之王府属官、地方官吏、奸商恶霸,无论官职大小,背景深浅,着钦差陈宝玉会同三法司,依《大明律》及朕之严旨,从重从快,一体拿问!该抄家者抄家,该流放者流放,该斩决者,决不待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