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不仅是公式和数据,”林栀在纸上写着,她的笔尖在纸上滑动着,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字迹,“更是人类对世界永恒的好奇与向往。”她觉得,科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一种对真理的追求精神。
傍晚时分,外面依然是雪花纷飞,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威廉教授冒雪前来。他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衣,头上戴着一顶毛茸茸的帽子,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里却透露出兴奋和期待。老人带来了一本珍贵的相册,那相册的封面已经有些陈旧,但却保存得很好。相册里记录着中心从筹建到现在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看看这个,”他指着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他们,站在一片空地上,面前是一堆刚刚挖好的树坑,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兴奋的神情。“这是你们种下第一棵苹果树的那天。谁能想到,三年后这些树苗会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仿佛在回忆着一段珍贵的历史。
相册的最后一页,是来自肯尼亚的照片。当地的孩子们站在苹果树下,手中举着自制的望远镜,背景是广袤的非洲星空。那些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好奇和喜悦的神情,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那片非洲星空,璀璨而又神秘,仿佛是宇宙送给他们的一份珍贵礼物。
“这就是最好的获奖感言。”陆辰言轻声说,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感动和自豪。
深夜,雪暂时停了。月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柔和的银辉,整个庭院都被笼罩在一片银白的世界里,仿佛变成了一个童话世界。他们穿上厚外套,来到庭院里那棵最早的苹果树下。经过三年的生长,它已经枝繁叶茂,此刻披着白雪,宛如童话中的景象。那树枝上挂满了沉甸甸的雪团,就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
“下个月领奖时,”林栀仰头望着树冠,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期待,“正好是这颗树第一次开花的三周年。”她还记得,三年前这棵树第一次开花时,那粉色的花朵,就像一片片云霞,挂满了枝头,美丽极了。
陆辰言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木盒,里面装着一枚用苹果木雕刻的胸针,形状是他们发现的那颗近地小行星的轨道。那胸针雕刻得很精致,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很好,仿佛是真的小行星轨道一样。
“用我们第一棵苹果树的枝条做的,”他为她别在衣领上,“纪念我们一起走过的这段旅程。”他的动作很轻柔,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温柔和爱意。
就在这时,他们的手机同时收到通知。平台监测到一场罕见的流星雨将在今夜抵达地球,最佳观测点正好在剑桥上空。这个消息让他们兴奋不已,他们顾不上外面的寒冷,迅速来到了观星台。
观星台的穹顶缓缓打开,就像一个巨大的天窗,露出了浩瀚的星空。望远镜自动调整着角度,那精准的操作,仿佛是一双无形的手在操控着它。第一批流星划过天际时,如同天空写给大地的情书。那些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在夜空中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知道吗,”林栀望着流星说道,她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憧憬的神情,“我刚刚做了一个决定。”
他转头看她,等待下文,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领奖回来后,我想启动一个新的项目——‘星空学者’计划,资助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年轻学者来这里学习。”她认真地说道,眼神里透露出一丝坚定和决心。
这个想法让陆辰言眼睛一亮。“我们可以用奖金作为种子基金。”他兴奋地说道,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个项目的美好前景。
凌晨时分,流星雨达到顶峰。成千上万的光痕划过夜空,在雪地的映衬下格外绚烂。那些流星,就像一群群欢快的精灵,在夜空中跳跃着、舞蹈着。他们并排站在观星台上,记录着这难得的天文奇观。他们的手中拿着笔记本和相机,不停地记录着流星的位置、时间和轨迹。
当最后一颗流星消失在东方天际时,黎明已经悄然来临。初升的阳光照在雪地上,折射出钻石般的光芒,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而又美丽。林栀在日记本上画下今夜的流星,在旁边写道:
“初雪之夜,我们许下了让星光照亮更多梦想的约定。”
而在准备寄往斯德哥尔摩的获奖感言末尾,陆辰言添上了一句话:
“真正的科学之光,不仅能照亮未知的领域,更能温暖每一个向往星空的心灵。”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栀和陆辰言开始为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典礼做准备。他们精心撰写获奖感言,反复修改,力求做到完美。他们还挑选了要带去的资料和照片,这些资料和照片,都是他们这三年来的成果和回忆。
同时,他们也开始了“星空学者”计划的筹备工作。他们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学校进行了沟通和合作,了解发展中国家年轻学者的需求和情况。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包括奖学金的设置、课程的安排、导师的配备等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藏在心跳里的诗9请大家收藏:(m.20xs.org)藏在心跳里的诗9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