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贺礼。”林栀站在观星台上,记录着这难得的天文奇观。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和惊喜的光芒,手中的望远镜自动追踪着极光的运动,数据源源不断地传入平台。这些数据,将成为他们研究极光和宇宙的重要资料。
陆辰言调整着全息投影设备,将极光的影像实时分享给全球用户。短短一小时内,就有超过五十万人同时在线观赏这一奇景。那五十万人,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但他们都因为这一场极光盛宴而相聚在一起,共同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这里观测极光吗?“他轻声问,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怀念。“那时设备还很简陋。”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那时候他们只有一台简单的望远镜,观测极光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但他们依然充满了热情和期待。
她微笑点头:“现在我们可以让全世界一起看见。”她知道,他们的技术和设备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赏到这一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也是他们科学传播工作的一个重要成果。
次日清晨,揭牌仪式在朝阳中开始。阳光洒在牛顿故居的庭院里,给这座古老的建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科学家、以及数百名普通访客齐聚在庭院里,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神情。
当覆盖在铭牌上的绸布被揭开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那掌声,就像一阵汹涌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认可和祝贺。铭牌上,刻着“世界活态科学遗产”的字样,下面是星空文化交流中心的标志。
“这不是终点,”林栀在致辞中说,她的声音清晰而洪亮,通过麦克风传遍了整个庭院。“而是新的起点。从这里出发,我们将继续探索科学传承的无限可能。”她的话语,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激励着他们继续为了科学事业而努力奋斗。
仪式进行到一半时,一群特殊的客人意外到场——那些曾经来访的孩子们,如今已经长大不少。他们手中捧着自制的星图,组成了一道“星光之门”。那些星图,有的是他们自己绘制的,有的是他们和家人一起制作的,每一张星图都记录着他们在这里获得的灵感和对星空的热爱。
“这是我们送给中心的礼物。”为首的少年说,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自豪的笑容。“每张星图都记录着我们在这里获得的灵感。”他们的声音虽然有些稚嫩,但却充满了坚定和力量。
午后,中心举办了首场“活态遗产”研讨会。学者们讨论着一个新颖的话题:如何让科学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未来。科学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让它们仅仅停留在过去,而是要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作用,不断地发展和传承。
“就像那棵苹果树,”一位生态学家指着窗外的树木,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专业和自信。“它既保留着原始的基因,又在适应新的环境。”那棵苹果树,就是他们科学事业的一个象征,它从三年前的一棵小树苗,成长为如今枝繁叶茂的大树,不仅保留了它最初的基因特性,还在不断地适应着周围的环境,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收获。
傍晚,他们收到斯德哥尔摩分部的设计图。建筑师巧妙地将北欧极光与剑桥星空的元素融合,创造出一个连接两种文化的空间。那设计图上,绘制着宏伟的建筑外观和内部布局,北欧极光的绚烂色彩与剑桥星空的神秘深邃相互交织,仿佛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极光与星光对话,”陆辰言仔细审视图纸,他的眼神里透露出兴奋和期待。“这正是我们想实现的。”他知道,这个斯德哥尔摩分部将成为他们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连接着不同地区的科学文化,促进科学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深夜,雪又开始飘落。他们独自留在图书馆,壁炉里的火光为满墙的书籍镀上温暖的光泽。那火光,就像一个温暖的怀抱,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安心。林栀翻开访客留言簿的新一页,在上面写道:
“成为活态遗产,意味着我们肩负着双重的使命:守护历史的智慧,开启未来的探索。”
陆辰言则在更新中心的使命宣言。在“传承与创新”之后,他添上了牛顿的那句话:
“不仅要探索星辰运行的规律,更要思考这些规律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将世界装点得纯净无瑕。在雪光的映照下,牛顿故居仿佛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继续指引着每一个向往星空的心灵。
清晨来临时,林栀在日记本上画下揭牌仪式的场景,在旁边写道:
“新年的第一份礼物,是认可,更是责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藏在心跳里的诗9请大家收藏:(m.20xs.org)藏在心跳里的诗9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