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发现启发了新的研究方向。团队开始尝试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批量生产这种储能蛋白。虽然距离实用还有很长的路,但至少看到了新的可能。
大寒当天的研讨会开了整整八小时。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吵得不可开交,却也在争吵中碰撞出新的火花。物理学家认为应该从量子层面解释这种储能现象,化学家坚持这是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生物学家则觉得应该回归生命本身的智慧。
"也许都是对的。"林栀在总结时说,"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摸到的都是真相的一部分。"
深夜值班时,监控系统突然报警。一个放置在户外测试的储能单元出现了异常波动。团队冒着零下三十度的严寒赶到现场,发现是只北极狐在好奇地嗅闻设备。
"连野生动物都对我们的小发明感兴趣。"陆辰言苦笑着拍下照片。没想到这个意外插曲,反而让他们注意到设备在真实极地环境中的表现。
测试持续了整个大寒节气。最冷的那天凌晨,温度计显示零下三十五度,实验室的窗户上都结满了厚厚的冰花。但就在这样的极寒中,储能单元的效能达到了理论峰值。
"看来它们是真的喜欢冷。"小张看着数据曲线说,"温度越低,表现越好。"
这个特性让团队开始思考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有人提出可以在高山天文台使用,有人建议用于深海勘探,甚至有人设想在未来的火星基地应用。
"重要的是找到适合它的位置。"林栀在项目总结会上说,"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位置,技术也是。"
展览那天,来了不少当地居民。最受欢迎的展品是一个可以亲手触摸的"寒冰电池"模型,触摸时会发出淡淡的蓝光。孩子们围着模型问个不停,有个小女孩甚至说想长大了研究"会发光的冰块"。
"这就是科普的意义。"教育主管莎拉女士满意地说,"在孩子们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
夜深人静时,实验室的灯还亮着。新的数据不断传来,新的想法不断涌现。在极寒的冬夜里,改变世界的能量正在悄悄积蓄。
而遥远的太空中,那些冰封的星球上,也许正有着类似的故事在上演。能源的革命,往往始于最不起眼的发现。
喜欢藏在心跳里的诗9请大家收藏:(m.20xs.org)藏在心跳里的诗9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