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退回去了,”陆彬重复了一遍艾伦的话,声音低沉,像是在咀嚼这句话里所有的潜台词。
“不是放弃,是判断现有噪声级别过高,暂时收回了触角。它在学习我们的干扰模式。”
冰洁微微颔首,她的目光扫过办公室门外那些依旧沉浸在抽象辩论中的同事,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是唇语:
“意味着下一次,它的探查会更聪明,也更难欺骗。我们的‘幽灵’和‘镜像’不能再用第二次。”
“不需要第二次。”陆彬接口,眼神重新聚焦,锐利如刀。
“箭不需要回头。我们要做的,是在它找到更聪明的办法之前,让箭抵达终点。”
他转向加密通讯器:“艾伦,物流混淆能维持多久?”
“最多四小时。”艾伦的回答迅速而精准,背景音是键盘急促的敲击声,显然她正在全力维持着那一片人为制造的数据迷雾。
“四小时后,系统自检协议会开始清理异常关联数据流。”
“如果那个节点在那时再次启动,它有很高概率能剥离噪音,重新锁定真实路径。”
“四小时……”陆彬沉吟。
“旧金山到第一个安全屋,正常车程两小时十五分。”
冰洁立刻报出数据,她对所有细节了如指掌,“算上交接和二次分发的时间窗口,刚好压在临界点上。”
“不够。”陆彬摇头,“必须预留出应对突发检查、交通堵塞、任何意外的时间。我们需要更多时间。”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再次落回平板。
屏幕上,代表缅甸仰光那边资金和货物流动的图标仍在稳定闪烁。
一个计划瞬间在他脑中成型,大胆而危险,却完美契合了张建国先生锦囊里那句“利用对手的规则”。
“玛丽,”陆彬的声音忽然多了一丝奇异的韵律,那是计算到极致后的冷静。
“你那边,‘查侬贸易’的招牌,还能吸引多少注意力?”
冯德.玛丽在另一端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你是想……声东击西?”
“更准确地说,是点燃一个更大的火堆,让那双刚刚闭上的眼睛,不得不先看向别处。”
陆彬语速加快,“能动用史密斯先生留下的‘暗线’,在仰光或者更靠近冲突区的地方,制造一场规模足够大、但又符合‘查侬’以往行为模式的金融活动吗?”
“要让它看起来像是一次鲁莽的投机或者紧急的资金转移,动静越大越好,足以触发Ψ系统更常规、但也更显眼的警报级别。”
调虎离山。用一次故意的、看似愚蠢的暴露,去掩盖另一次真正致命的渗透。
玛丽沉默了两秒,显然在急速评估风险和可行性:
“可以。史密斯先生留下的路径能支撑一次短促、高强度的资金脉冲。”
“匹配‘查侬’的模式不难,他们过去半年有过三次类似记录。成功率……八成。但事后,‘查侬’这个据点大概率会暴露,彻底废弃。”
“一个据点,换全局时间。值得。”
陆彬毫不犹豫,“执行它。脉冲强度要刚好压过Ψ系统常规金融监控的阈值,但不要达到需要立刻人工介入的程度。”
“我们要的是它拉响警报,吸引那个深层节点的注意,而不是招来立刻的雷霆打击。”
“明白。给我三分钟。”玛丽的声音里重新充满了专注和杀伐决断。
加密频道再次陷入等待的寂静。
这次,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被动的不安,而是主动布下陷阱前的紧绷。
陆彬和冰洁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对方眼中闪烁的光芒。
风险并未消失,甚至更大了,但他们夺回了一丝主动权——用敌人自己的规则和机制,去短暂地蒙蔽敌人。
三分钟后。
“脉冲已发出。”玛丽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完成高风险操作后的微喘。
“资金流已触发Ψ系统区域金融异常警报,级别:中。日志显示,常规监控协议已启动追踪……等等……”
她停顿了一下,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语气:
“那个深层节点的标识符……再次出现了。它果然被吸引了!它正在尝试分析这笔新的、更‘明显’的资金流动!对我们的物流路径的扫描完全停止了!”
计划生效了。
那个沉默的哨兵,或许更聪明,但它依旧遵循着某种优先级逻辑。
一个摆在明处的、符合已知威胁模式的“异常”,显然比那缕捉摸不定的“灰尘”更值得优先关注。
“很好。”陆彬吐出一口气,“艾伦,你现在有多少时间?”
“压力骤减。”艾伦的声音明显轻松了一点,“干扰协议维持时间预估延长到……八小时。足够了。”
八小时。足够那些带着真相的纸张抵达第一个安全屋。
足够它们被分装、被再次送入更隐秘的渠道,足够那笔真正的“火”投入战场,引发链式反应。
陆彬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车水马龙。
阳光依旧灿烂,但他知道,在世人看不见的数字与金融深渊之中,一场由他们亲手点燃的、指向另一个方向的烽火,正吸引着致命的目光。
真正的箭矢,却在阴影中,加速射向目标。
他低声对频道里的所有人说:
“风已起。静观其变。”
喜欢硅谷晨昏线请大家收藏:(m.20xs.org)硅谷晨昏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