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梁有余、侯一凡开着汽车,带着周娴香等人去了学校。
冷双显和张指柔先到了省府,找到汪宜早,提出杂交小麦良种的需求,汪宜早推荐了中央农业实验所驻鄂基地,并开了张介绍信。
分手前,冷双显把职校筹备的水电、建材和租地上可能遇到的问题,详细地向他介绍了一遍,请他帮忙介绍建筑设计师,汪宜早点头答应,马上去作汇报。
从省府出来,两人采买完第一批物资,让店家直接送去学校。又打听中央农业实验所驻鄂基地的地址,知道在武昌的珞珈山脚下。于是,叫了一辆人力车,准备前往。
没等坐上人力车,就听到有人叫张指柔,两人回头,见是汉阳火药厂副厂长,与他见礼,副厂长说:“有三个情况,要通知你们:第一,厂保卫科查到,假梁有余离开后,在汉阳西门码头坐渡轮来了武昌;第二,假梁有余带的两人,戴的是镶白边黑礼帽,那是一种刚刚在武汉流行的款式,经销商不多;第三,厂方已经派员排查经销商,一旦有消息,会立即通知你们。”
说完,他又问:“是否需要派人保护梁先生?”张指柔和冷双显商量了一下,觉得暂时没有必要,便说:“需要的时候与你们联系。”接着,把三好学校的地址告诉了他,三人就分手了。
张指柔和冷双显坐着人力车,很快到了中央农业实验所驻鄂基地,联系好了杂交小麦良种。
两人正准备离开,冷双显指着实验室,问道:“柔儿,那是孙耕奇吧?”张指柔一看,果然是孙耕奇带着两人,正在和一个洋人说话。
冷双显见他在忙,不想去打搅,张指柔摆手说:“记得周妈妈说的道士,还有荷锄执斧画面吗?佳佳又让我们准备杂交小麦,说明明天发生的事,应该和农业有关。我们这些人中间,只有师傅和周妈妈懂点皮毛,没有行家,孙师哥有空,就请他去帮忙。”
冷双显点头,等孙耕奇把洋人送走,张指柔叫道:“师哥!”孙耕奇见是张指柔和冷双显,忙过来说话。
孙耕奇说,他这次专门来汉口,是带基地学生与美国育种专家洛夫进行交流。接着,介绍起身边的两个学生,一个是中央农业实验所驻鄂基地的负责人、育种专家项览春主任,一个是基地研究员武仲年。
张指柔见项览春四十多岁,居然做着孙耕奇的学生,对他们不拘泥年龄的师生关系由衷敬佩。
接着,她说了梁有余筹备职校的情况,希望孙耕奇能介绍专业老师去职校授课。
孙耕奇听了一笑,指着武仲年说:“小武是本地人,专业知识很出色,相信他一定不辱使命。”他又说:“我们马上就去见师傅,之后,我和项主任要赶回天津。”张指柔听了点头。
说完,项览春安排一部汽车,带上麦种,赶到了三好职校。
职校里,梁有余正和曲水长正在琢磨水井位置,孙耕奇上前叫他,梁有余见了,让他参谋,一旁的武仲年插话道:“武汉人挖水井,主要讲究四点:一是井口附近不宜有大树,可以在水井边种些竹子、花草等根须发达且短小的植物;二是水井口不宜太深,忌与地面持平,最好高于地面,且有砖石砌栏,加上井盖更好,以防止污物落入井中;三是不宜在河边挖井,否则,河水会渗入井中,有可能污染井水,就是俗话说的‘井水不犯河水’;四是,井水五行为阴,炉灶为阳,忌阴阳相对立,不宜在灶位直接看见水井。”
梁有余听了,觉得有理,抛开孙耕奇,盯着武仲年聊起来。
张指柔见了说:“师傅,孙师哥马上要走,他安排了武先生帮我们。”梁有余翻了翻眼睛,看着孙耕奇问:“有事?”
孙耕奇点头,介绍了项览春和武仲年,又说了去天津的事,梁有余和项览春打了招呼,对孙耕奇说:“我床头有个红木匣子,请项主任帮我带过来。”说完,留下武仲年吃晚饭,催孙耕奇和项览春卸了麦种先走。
刚安排完,曲水长走来,对梁有余说:“地主来了。”
喜欢门西双榜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门西双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