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有时接着说:“祖上留下了几亩薄田,让我有时间、有精力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总算把子侄们培养了出来。他们发展得都还不错,已经看不上这里的田地房屋了。其实,这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今天能传给儿子,明天未必能传给孙子。能把眼界、把胸怀传给子侄,我的任务就完成了!”陈抚听了点头,给他倒了茶。
何有时谢了,又说:“子侄们让我卖掉地产,和他们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我不愿意:一来,舍不得这十户人家,二来,我从小生活在这里,故土难离啊!”
他冲着曲水长,继续说:“现在,我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和曲校长斗斗嘴!”曲水长听了,笑道:“何先生客气了,其实,他是真正的世外高人,对世事、对人性,看得比谁都通透!”
何有时听了,问道:“昨天听曲校长说,你们想租块地?”梁有余点头,把职业学校的规划对他说了。
他听了,沉吟着说:“年初省府来人,和这一带的地主谈了征地的事,准备成立迁鄂工厂联合会,在洪山、簸箕山一带建个工业区。听取我们对征地的意见时,有人提出,洪山是着名的红菜苔产地,在这里办工厂,简直是助长工业打倒农业。当时,就有一些道士煽动佃户荷锄执斧地来拼命,我心一软,事情就拖下来,至今没有了动静。”
梁有余听了问:“工业打到农业,这话从何说起?”
曲水长答道:“这一带,佃农们遇到事情,喜欢请道士占卜做法。香油钱和主持法事的进项,是部分道士的收入来源,他们知道佃农担心没地租种,生活就没了着落,于是罔顾国家利益,顺着佃农们的意思说话,以便保住自己的饭碗。这件事情,完全是个别道士居心叵测,利用佃农的愚昧无知,谋求个人利益。”
见这边聊得热闹,冷双显、侯一凡和武仲年都围过来听,冷双显问:“何先生,对征地,你持何态度?”
何有时说:“支持国家征购土地,那是应该的。不过,不能光谈征地,不谈等价安置,也不能借着征地,要求高价安置。”众人听了,点头赞许。
他又说:“当时,我对十户人家说,如果征地真的实行了,卖地的钱,给他们一半,各家再去别处买块地来种。这样做,也许对大家是件好事:被时事一逼,大家就会努力适应新环境,反而更有斗志。”
他接着说:“这十户人家,和我的关系,少说也有二十年了。我收的租金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实际上,那是不想出风头,怕招来麻烦,我每年都会把租金返回他们一半。只是,给他们那么优厚的条件,多年租种下来,也没见他们比高价租地的人家,日子过得好多少。原因是,他们只会死种地,一点也不懂变通。”
他看了眼曲水长,又说:“这个曲水长,马马虎虎,还算聪明,不但动员家里人多向发展,自己也知道努力,后来当了小学校长。不过,在我看来,他也就这样了,没有什么大出息。”曲水长给他说得没脾气,笑而不答。
说完曲水长,何有时又对梁有余说:“所以我认为,尽管你们这次不征地,只是租地办农林教育,对佃户们来说,是件大好事,能推动他们换一个活法,我完全支持。”在场的人听了,鼓起掌来。
梁有余见了,提高了嗓门说:“谢谢何先生的开明,有了你的支持,我们更有信心办好职校了!”何有时听了,又说:“明天中午,让我借学校的地盘做个东,请大家吃个饭,除了在场的各位,再把十家佃户一个不漏地全请过来,摆上六七桌。你们给佃户们说说,什么才是种地,怎么才能种好地。”
张指柔听了说:“何老伯,我们租你的地,又是在学校里请客,应该由我们尽地主之谊才对,下次再去府上叨扰,好不好?”
没等何有时答话,她又说:“只是,想麻烦你找几个村厨来,烧几个大家喜欢吃的菜。”何有时见张指柔说得恳切,这才点头答应。
豆豆、侯佳川和侯佳佳见了,商量了一下,挤进人群站成了一排,侯佳川点头说:“开始!”三人齐声说:“何爷爷,何爷爷,多吃鱼虾多晒黑,九十长出大白牙!”
何有时看又是他们,连声笑道:“返老还童,我信我信!”
喜欢门西双榜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门西双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