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怀仁点头说:“所以,我们要尽快想办法,让地道里的难民尽快脱困!这件事,已经迫在眉睫。”
见众人点头,宗怀仁问侯佳佳:“双闸分校、沙洲圩分校的情况怎么样?”
侯佳佳搭着梁九斤的肩膀,说道:“两个学校,被日军放火烧了几间房。这几天,学校里面已经有人出入;在双闸分校,看到了奚晓丹老师一家、邱达光老师夫妻和邱序时姐姐,还有十七个人不认得;在沙洲圩分校,看到了刘斛梗主任一家、司茭白一家、曹茹芳姐姐、时锋哥哥,还有其他二十九人。”
冷双显听了,急着问道:“没看到曾校长和曹叔叔?”侯佳佳听了摇头。
张指柔拿起桌上的两份名单,递给侯佳佳。侯佳佳接过一看,见上面是转移到两个分校的师生。她仔细看了一遍,又认出了十人。
温习听了问:“这样算来,两个分校各有多少人?”侯佳佳想了想说:“双闸分校有二十七人,沙洲圩分校有三十九人。”
张指柔对照着名单看了看说:“双闸分校少了七人,沙洲圩分校少了十二人,其中有曾校长夫妇。”
见众人听了沉默,温可可说:“人数减少有多种可能,未必是出了事。现在看来,经过日军的扫荡,两个分校的大部分人,都已经活下来!幸亏我们听从了梁前辈的建议,把粮食、教具和大洋都藏在了水塘下。同时,还按照宗前辈的要求,培训了水下呼吸、求生的技巧,在长江堤坝上,打了几个藏身竖井。”
宗怀仁听了,面露忧色,说道:“分校的地形地势特殊,水系发达,没法修建地道,难民只能憋在竖井里藏身。等日军一走,他们必须立即爬出竖井,否则,呼吸都成问题。”
见自己这么一说,众人担忧起来,他又说:“不过,分校缺点是藏身困难,优点也很明显,就是日军很少重复去扫荡。”
看了看会议大厅,他接着说:“学校地道的优点,是能安全躲过日军的第一波扫荡;缺点正好相反,容易被多次扫荡。日军破城后,已经来了两次,下面一定还会过来。”
喝了一口水,他继续说:”现在,学校地道已经没有分校安全。要想摆脱困境,双闸和沙洲圩分校,是不错的去向。”
侯佳佳想了想说:“城墙外的分支地道,直通秦淮河边,河边有芦苇荡。天黑的时候,可以从那里出城,躲到分校去。”
宗怀仁点头说:“这是个好主意,我们也考虑过!不过,这样出城,要冒的风险很大!”
蒙自然听了,也说:“利用芦苇荡的掩护,游水过河,有两个风险:一是,秦淮河是天然障碍,容易被日军发现;二是,天寒地冻,突围行动受限!”宗怀仁点头。
冷双显边想边说:“只要能脱困,冒险也是值得的!而且,事不宜迟,日军在愚园附近屡次吃亏,决不会善罢甘休,很快,就会展开大烈度的报复。趁他们没来扫荡,只要天色允许,我们应该先试渡一次。”
见众人沉默不语,宗怀仁知道他们左右为难,难以抉择,梁有余受伤后,自己作为负责人,必须作出抉择。
于是,他看着众人,缓缓说道:“试渡是个办法,只是不能暴露学校地道。我们要挑选出懂军事、会游泳、有特长的人,来参与试渡行动。”
众人见他表了态,纷纷提出了试渡人选。经过一番讨论,又征求了本人意见,最后定下了六人:宗怀仁、冷双显、蒙自然、洪佩兰、白薇和侯佳佳。
最后,齐飞白补充道:“尝试渡河和统计出城人数,这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会后,我负责统计出城人数,不管是去分校,还是去其他地方,都要统计进来。”
接着,众人分成两组,分别由宗怀仁、齐飞白带着,去做试渡准备和统计工作。
宗怀仁等六人,开了第二次会议,制订了行动细则,增加了几个辅助试渡人员。
齐飞白带人统计下来,共有一百零二个难民,决定尽快出城,另有三十四个难民还在犹豫,暂时不走的,仍然有两百多人。
侯佳佳、宗渝虎忙完,忍不住好奇,找到蒙自然问:“蒙老师,你为什么哭?”
喜欢门西双榜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门西双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