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说了詹天佑回国初期的事情,让我背给你听。”
唐振绪听了,哪里肯相信,蒙不迟这么个小孩能即兴背出,那么具体的事情来?
于是,他哈哈大笑,说道:“好啊,那我这个大笨蛋,就洗耳恭听了!”
蒙不迟听了,也不客气,一板一眼,连续不断地背了起来:“1881年夏天,詹天佑获得耶鲁大学学士学。
随后,他奉命回国。
然而,此时的中国,积贫积弱,詹天佑虽满怀报国之志,却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他先是被派到福州船政局,改学轮船驾驶。
尽管用非所学,他依然表现出色,很快就被派往‘扬武号’战舰操练。
此后,詹天佑又转赴广东博学馆任教。
1888年,在经历了长达7年的等待之后,詹天佑终于如愿以偿。
他经人引荐,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中国铁路公司,终于有机会,在铁路建设上大显身手。
詹天佑很快就展现出过硬的专业素养,以及勤勉敬业的干劲。
1894年,在修筑津榆铁路时,他采用‘压气沉箱法’打桩,完成了外国工程师屡次尝试,均告失败的滦河大桥桥梁基础工程。
1902年10月至1903年3月,慈禧太后要修建新易铁路,以便从北京,前往清西陵祭祖。
这条铁路,也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
修建期间,他不辞劳苦、废寝忘食地工作,甚至每天工作长达十五个小时……”
不等蒙不迟背完,梁有余就打断了他。
蒙不迟读了他的想法后,不好意思地看着唐振绪,笑道:“梁爷爷心里在想,我是笨蛋中的笨蛋。
背得太多了,漏背了詹天佑奉命回国的原因。”
一开始,对蒙不迟能背出詹天佑回国后的经历,唐振绪将信将疑。
刚才,听蒙不迟随口背了一通,内容史实清楚,逻辑严谨,还颇具文采,非一个学龄前儿童能够做到,应该是从某本书上看来的。
唐振绪在震惊之余,已然相信,蒙不迟一定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现在,又听他这么说,知道他的读心术也非比寻常,更加坐实了他的异能。
唐振绪定了定神,点头说道:“依我看,不迟一点也不笨!”
蒙不迟听了高兴,又背道:“1881年6月8日,清朝政府内部的保守派占了上风,对留学生下达了撤回令,要将全体留美学生撤回祖国。
消息传出以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仅遭到清廷一些开明官员和留美学生的反对,就连美国前总统格兰特政府,也发来信函,希望清朝政府可以收回成命。
然而,慈禧太后不听劝阻,轻信了留学生监督陈兰彬、吴嘉善的谗言,坚持将留美学生分批撤回。
中国近代最早的国家留学运动,就此夭折了。”
梁有余听了,对蒙不迟的记忆力颇为满意,结结巴巴地说道:“昏庸无道,误国误民!”
唐振绪听了,既佩服蒙不迟的记忆力,又被梁有余的说法打动。
他握着梁有余的手,说道:“老师说得不错,第一批留学生里,只有詹天佑和欧阳庚两人,顺利完成了学业。
其他人,都是辍学回国的。
不过,虽然是这样,这些人之后的成就,也都非常大。
如果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然后再回国,成一定会更大!”
众人听了点头。
突然,与倪可信聊天的梁九斤,鼻翼微动,耳朵轻扇。
他指着车窗外,大声地问道:“不迟,你看到大海了吗?”
蒙不迟听了,立即施展透视术,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接着,惊道:“妈呀,好大一片水!”
艾逸霞看了看,什么也没看到。
她伸出手,刮了蒙不迟的脸蛋一下,笑道:“不迟哥哥羞不羞?!
外面,明明是一排房子,哪儿有大海啊?”
话音未落,梁九斤在一旁,激动地说:“有海腥味儿,有海浪声!
到海边了,我们到海边了!”
大客车驾驶员对这一带的地理非常熟悉,听了说:“这排房子过去几里路,就是大海!
这两个孩子真厉害,鼻子尖、耳朵灵,眼睛……”
他一时想不起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透视术。
秦关意听了,笑着接了一句:“不迟的眼睛能透视,不是人!”
梁九斤听了,对着秦关意笑道:“不准乱说!”
秦关意见了,忙笑着补充道:“我说错了,我道歉!
透视宝宝不是人,天上神仙下凡来!”
大家听了,又大笑了起来。
只唐振绪、倪可信两人没有笑,他们看着梁九斤和蒙不迟,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不知道两人身上,还有多少异能!
愣了一下,倪可信迅速拉回思绪。
趁着大客车还没开到海边,忙介绍到:“唐山市地处渤海湾的中心地带,在河北省的东部。
东隔滦河,与秦皇岛市相望,西与天津市毗邻,南临渤海,北依燕山,隔长城与承德市相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门西双榜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门西双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