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听了,想起章文樱说的话,忙问:“是语言障碍吧?”
田可爽点头说:“是的。
他过政审关和体检关,应该没有问题。
估计,卡在了语言关上。”
想了想,她又说:“今年,国家派遣的第一批375名留苏学生,都是从各个工作岗位上抽调的精英。
他们都是一些,具有革命经历的青年知识分子。
由于一开始组织留学的时候,缺乏经验,再加上时间紧迫,准备工作进行得仓促。
从决定人选到安排出国,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除了个别人,懂得一点俄语以外,其他的人,从未接触过俄语。
由于俄语水平太低,学生无法学习,老师无法施教。
教学双方,都十分费力。
而且,收效不大。
对此,苏联方面,有很大的意见。”
想到梁九斤正在学习俄语,将来,也准备去苏联留学。
艾叶十分关心,打起精神来,听得认真。
田可爽见了,接着说:“而饮食、气候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也使这批留学生,在苏联的学习和生活,困难重重,情绪波动很大。
中央领导在访问苏联的时候,了解到了上述情况,非常重视。
很快就提出建议,以后再派留学生去苏联,须在国内,进行预备教育六个月或者更多一些时间。
首先,要教会这些留学生,日常的俄文拼音会话。
毛主席、周总理对这些建议,高度重视。
决定在北京俄语专科学校,成立一个留苏预备部。
并定于明年3月份,开始培训学员,培训期为一年。”
艾叶听了点头。
田可爽喝了一口水,继续说:“留苏预备部的主要任务有三项。
第一,业务学习与考试。
第二,政治审核。
第三,确保留苏学生的身体健康。
带着这三项任务,留苏预备部在招生之前,就已经作出了规定。
凡是准备到苏联留学的学生,都必须在这里接受俄语关、政审关和体检关的严格考核。
采取这一做法,就是要保证,选拔出来的学生质量。
也能使国家花费巨额资金,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在未来国家建设的大潮之中,政治上和体制上,都完全可靠。”
艾叶听完,问道:“目前,荀问常有没有通过预审?”
田可爽点头,说道:“他的留学申请,已经通过了预审。
但是,他一下还走不了,正在跟章文樱教授,学习俄语。
准备明年3月份,去北京留苏预备部学习。
据荀其淡校长讲,预审通过的600名学生到校后,将按照俄语,由高到低的不同水平,分成小班教学,每个班约有30人。
所有学员,每天都要背诵几十个单词。
为了营造俄语学习的环境,还规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在生活上的往来,不许说一句中文。
如果谁犯规,就要接受惩罚。”
艾叶边想边说:“荀问常的学习能力那么强,通过俄语关,应该没有问题!”
田可爽摇头说:“那可不一定!
一般来说,女孩学习语言的能力,比起男孩,要强一些。
再说,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时间,是2岁到6岁。
高中毕业再去学习俄语,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时间点。
对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毅力,都是一种挑战。
所以,结果还很难说啊!”
艾叶想了一下,迟疑着问道:“九斤过这三关,不知道有没有问题?”
田可爽点头说:“九斤的记忆力,超出常人,听力更加厉害,身体又棒。
所以,过俄语关和体检关,应该没有问题。
关键是,他的政审关,能不能通过。”
艾叶听了不解,自言自语道:“九斤的政审关,应该没有问题吧?
梁前辈是抗日大英雄,着名的大科学家。
周妈妈是根红苗正的普通农民!”
田可爽摇头,坚持说:“这可难说!
听荀校长说,留学生的选拔工作,事关国家的未来,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
有一种说法,叫做够得上入党条件,不一定够得上留苏条件。
在留苏预备部里,政治审查,不仅要求审查对象思想进步,道德品质优秀,政治上可靠。
而且,还要求,其家庭成员和主要的社会关系,在政治上必须清白。
主要条件有两个。
第一,地主、资产阶级、富农出身的一律不要。
第二,有海外关系的不要。
在这样严格的条件筛选之下,有很多人都被刷掉了。
毕竟,政审关之后,还有严格的语言关和体检关,在等着他们呢!”
艾叶一边细想,一边说:“九斤的家庭成员,只有两个,梁前辈和周妈妈。
他们两人,一个是教育学家,一个是家庭主妇。
梁前辈一直是无党派人士,没有在国民党政府中供过职。
他们两人,也没有什么主要的社会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门西双榜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门西双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