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飞快,一转眼,三天的春节假期,就到了最后一天。
中午,郭以群一家人刚刚从林县回来,就听郭以刚说,梁九斤回到了南京。
而且,还带回了宗渝虎和侯佳佳的一双儿女。
他们安顿好了行李,扛了两大包从林县带来的特产,动员了郭以刚,一起来到了9号大院。
郭以群把红枣交给艾叶,请居委会代劳,分给捐赠衣物的邻里们。
艾青青拉着艾叶和周娴香,去聊林县新闻。
秦关意见郭以刚也来了,笑道:“你真是稀客,怎么舍得过来的啊?!”
郭以刚听了,避而不答,反问道:“怎么啦,我就不能来吗?”
梁九斤听了,担心惹恼了他,忙制止住秦关意。
又让郭以刚带着郭晓店、和郭晓玲,进家去坐。
郭以刚摆了摆手,径直去了梁有余的房间,找梁有余、蒙不迟和宗且示玩。
四个人有说有笑地商量了一下,就去大院,找了其他孩子,在一起玩了起来。
梁九斤和郭以群见了,这才放下心来,一起去各家拜年。
拜完年,两人痛快地聊了好一阵。
当说到林县准备建设引漳入林工程的时候,一起去了温习家。
芮康城、邱达光、章文樱、冯捕蝉、范竹毫、冯照山等人,正聚在温习家聊天。
白薇见他们进来,忙泡了茶,招呼着让两人坐下。
看着郭以群,温习问道:“以群,去年全国大旱,林县的情况怎样?”
郭以群点头,说道:“林县十年九旱,旱情也非常严重。
不过,总算没有绝收!”
看着众人,他想了想,又说:“根据林县水文所掌握的情况,去年的夏旱,林县的旱情发生早、持续时间长。
旱前,还遇上了‘空梅’,雨水偏少。
从5月中旬到8月上旬,连续90天,没有下过一场透雨。
特别是6月中旬到7月底的50天内,雨水极少,气温偏高,蒸发量大。
河流的水位急剧下降,很多塘库都干涸了。
直到8月上中旬,好不容易盼来了几场透雨,解除了旱情。
这种天气,非常极端,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将来,林县只有多建水利工程,特别是大型的水利工程,才能抗得住这样极端的天气。”
见众人听了,频频点头,他接着说:“去年11月1日,毛主席在新乡火车站,接见了豫北地区的县委书记。
他老人家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把农业搞上去,必须大办水利。’
在毛主席的号召下,林县县委和群众,很快就提出了‘十变’的口号。
其中包括旱地变水地、秃山变林山、坡地变梯田等等。
大家在山上挖鱼鳞坑、修排洪渠、修澄沙坑、打旱井、挖蓄水池,想了很多办法,大兴水利工程。”
邱达光听到这儿,问道:“有没有具体的例子?”
郭以群听了,点头继续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林县县委在庵子沟召开的现场经验交流会。
会上,大家制定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规划,发出‘开展一千个庵子沟运动’的战斗号召。
目前,县里正在兴建英雄渠和弓上、南谷洞、要街三座中型水库。
还有人提出,要引浊漳河水,进入林县,争取彻底解决林县的缺水问题。
希望这些水利工程,对抵抗洪涝灾害,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邱达光点头,说道:“引水工程,耗力耗钱,能出台这样的县域解决方案,那是最好的事情了。
这样做,就能避免重复规划、设计、勘测和建设。
也能集中力量,提高新修水利工程的抗灾等级。”
想了想,他又说:“除了引水工程,保土固土工作,也不容忽视。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垦农田,放倒了大量的树木。
第二个五年计划一开始,因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又加大了砍伐树林的力度,导致南北方的土地缺少植被,水分流失严重。
1958年夏末,我国光是华东、东北地区,就有800多万顷农田受到了旱灾。
如果水土保持得好,其中的一部分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或者减轻的。”
温习听了,叹道:“去年1-8月,全国发生大面积旱灾,涉及到冀、晋、陕、甘、青与西南川、滇、黔及华南的粤、桂等省区。
春旱的时间长,波及面广,严重影响了农作物播种、生长。
河北省中部、东部,连续200多天无雨无雪。
5月中旬,西南、华南及冀东持续干旱。
入夏以后,光是吉林省,就有266条小河、1384座水库干枯,为近30年未有的大旱。
去年一年,旱灾已经波及到了24个省区,受旱2236万公顷农田。”
梁九斤想起购置年货遇到的事情,说道:“难怪过年之前,不迟去买山芋粉丝,南北货商店已经在限量供应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门西双榜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门西双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