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念初听了,见蒙不迟也没有反对,笑道:“好吧!”
说完,拉着宗且示和宗且若,去了汽修厂的接待室。
第二天,侯迎丰与侯迎迎,陪着梁九斤、秦关意两人,去汉阳门码头,买了一张17号当天,去南京的四等舱船票。
接着,又去汉口火车站,买了六张去北京的火车票。
一路上,四人相谈甚欢。
侯迎丰说,军校毕业以后,通过一年的培训,他已经提干入伍。
很快,就要去昆明军区工作。
侯迎迎说,她目前,在武汉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
毕业以后,想留校当老师。
梁九斤说,自己留学回国后,想回南京照顾父母。
同时,在无线电方面,尽力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秦关意说,九斤的父母岁数大了,九斤将来的工作,一定会很忙。
自己希望,在怀仁中小学当老师,离家近一些,工作生活两不误。
侯迎丰和侯迎迎听了,夸秦关意聪明知性。
更羡慕梁九斤有福气。
秦关意看着梁九斤,抱着他的胳膊,说道:“我就是要对九斤好!”
梁九斤被秦关意说得,有点不好意思,想转移话题。
于是,看着侯迎丰、侯迎迎,笑道:“希望你们两人,早日找到称心如意的对象。”
四个人说说笑笑,不一会儿,就回到了汽修厂大院。
确定艾叶等人明天要走,居杏珍立即去职校,打电话通知了宗护敏和孟执秋。
接着,正准备去买回礼,被艾叶拦住了说:“我带着且若回南京,随身还有那么多的行李。
什么都不要买,我带不动。”
居杏珍听了,笑着答应,转身又让侯迎迎,买了一大堆武昌鱼干、黄陂荆蜜、洪山紫菜薹干菜和蔡甸莲子回来。
然后,两人把买来的特产,分成了两份。
一份,让艾叶带去南京。
另一份,让秦关意带去北京。
通过几天的游览,特别是,在职校召开的三场交流会,蒙不迟和冯念初,与侯迎泽、侯迎春、侯迎霜、侯迎润、侯迎力等人意气相投,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两人与他们约好,今后要经常通信,并邀请他们,放了假,去南京做客,侯家众人答应下来。
宗且示更是与侯迎军、郑果形影不离,抓紧最后的时间,在一起到处疯玩。
这一天,汽修厂大院里,宗且若正在看小人书。
见宗且示三人玩了回来,宗且若指着翻开的那一页,让三人来个桃园三结义。
一旁的梁有余见了,马上说道:“加上我,应该是桃园四结义。”
于是,四人当真偷偷摸摸拿来四只碗、三个盘子。
他们先在盘子里,放上了萝卜、青菜和土豆。
接着,又在碗里,倒满了井水。
最后,来到大院的桃树下,准备三拜九叩,行结拜礼。
三个孩子腿脚灵活,一下就跪了下来。
梁有余老胳膊老腿,挣扎着正要跪。
被秦关意赶来,一把扶住,数落道:“梁前辈,你是且示的大师傅,怎么能和他们,一起结拜成兄弟呢?!”
梁有余听了,顺坡下驴,笑道:“也对,也对!
以师徒相称,似兄弟相处。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宗且示、侯迎丰、郑果三人,听他说得对仗工整,铿锵有力,以为是什么名人名言,全都大声叫好。
接着,三人学着小人书里的人物,跪着把碗举过了头顶,齐声说道:“今天,我们三兄弟结拜。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说完,三人一口气,就喝完了碗里的井水。
走完上面的程序,宗且示看着手里的空碗,问道:“且若,快看看,碗要不要砸碎?”
宗且若看了一下,皱眉说道:“书上没说。”
秦关意在一旁见了,哈哈大笑,嘲讽道:“不懂结拜的规矩,还结什么拜?!”
梁有余听了,把眼一闭,咬牙说道:“反正,喝的也不是真酒。
就不要,讲究这些小节了。”
宗且示想了想,怕砸碎了碗挨骂,点头笑道:“不砸也罢,省得浪费钱!”
侯迎军、郑果求之不得,偷偷摸摸地,跑去还了碗盘。
17号上午,孟执秋、齐飞白、樊思静三人,赶来职校为众人送行。
宗护敏走不开,让侯佳欣带来了口信,感谢梁有余对武钢的指导,并让他保重身体。
梁有余听了,对宗且示笑道:“原来,你爷爷也是个马屁精,真会拍我的马屁啊!”
宗且示听了,点头狂笑。
侯佳欣见了,笑着解释道:“宗副厂长正在准备资料,准备带着我,去辽宁鞍山钢铁厂出差。
日程安排得紧,实在走不开。
他特地委托我,过来送梁爷爷。”
梁有余不喜欢繁文缛节,求之不得地说道:“工作重要,他来了,我还不自在呢!”
汽修厂大院门口,郑明楼、钱波、侯一凡、颜新、侯俊、卞琼琳、侯佳欣、丛慧等人,以及迎字辈的孩子们,加上郑果,全部出来送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门西双榜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门西双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