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冷静从食堂打来豆汁儿,买来早点。
宗且示和冯念初,都是第一次喝。
宗且示连喝了两碗,没有感觉到任何异常。
冯念初只喝了半碗,就喝不下去了。
蒙不迟则是,一点也没有喝。
他看着宗且示,笑道:“且示,你真的不是平常人啊!
我第一次,就喝不下去,这次干脆不喝了。
你倒好,第一次就喝了两碗,一点不适的感觉都没有。”
秦关意听了,笑道:“我这次,倒是喜欢喝一些了。
但是,也喝不了两碗。”
冷中裘看着众人,解释说:“很多人,第一次喝豆汁儿,都会因其特殊的气味和口感,感觉难以接受。
但是,也有一些人,能够立刻喜欢上它。
老北京人喜爱豆汁儿,就是因为它的独特味道和丰富营养。
豆汁儿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
能够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功效众多。
有些人,习惯了豆汁儿的味道,会对其产生依赖。
甚至有一段时间不喝,就会想着这一口。”
梁有余连连喝着,听了冷中裘的话,更是笑道:“想死我了!”
梁九斤见了,又替他打了半碗,说道:“我对气味比较敏感。
同时,又是个大胃王。
本来觉得,自己应该接受不了,这种有特殊气味的食物。
不过,在抗日战争时期,怀仁地道里缺吃少喝,我饿得连中药渣都吃。
从那以后,对食物气味的心理关,也就过了。
只要食物没有坏,能抵饱,我什么都能吃。”
想了想,他又说:“在苏联留学的时候。
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同学,正在津津有味地吃一种黑面包。
这种面包,闻上去,像过期了很长时间,已经严重变质。
他让我尝了一下。
我一口咬下去,有一种酸臭味儿,就扑面而来。”
宗且示、蒙不迟听得皱眉,缩紧了身子,望着梁九斤。
梁九斤见了,微微一笑,又说:“但是,与众不同的饮食文化,造就了俄国人喜欢的这种口味。
黑面包的口感,非常粗糙。
重点是,还非常的硬。
一不留神,真的容易蹦着牙。”
梁有余听了,摸着自己的腮帮子,说道:“那我就泡水吃!”
梁九斤听了,没有搭腔,接着说:“当年,俄军携带的黑面包更加奇葩!
战争时期,因物资匮乏,逼得他们,在制作黑面包的时候,会往面粉里,加入一些木屑。
这样做,就能用更少的粮食,制作出更多的面包来了。”
匡青衿、秦关意、傅思纯听得,直咂舌头。
梁九斤看了看她们,苦笑了一下,继续说道:“其实,一开始,俄军官兵们,压根儿就不喜欢吃它。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本身已经是硬邦邦的黑面包,在低温的加持下,更是硬成了板砖。
甚至,在肉搏战的时候,他们会拿黑面包,当做武器。
一板砖敲下去,就能砸伤敌人。
当时的德军,甚至把黑面包,称作是一种可怕的食物。”
说到最后,他总结道:“所以,人类挑食,大都是因为,没饿到饥不择食的地步。”
秦关意听了,担心地问道:“九斤哥哥,你在苏联留学,不会吃不饱吧?”
匡青衿、傅思纯、蒙不迟、冯念初等人,都觉得秦关意的担心有道理,齐齐地看着梁九斤。
梁九斤见了,摇着头,答道:“留苏生的日常饮食,都是免费的。
我们每个月,能领到5个卢布的助学金,用来额外加餐。
食堂的留苏生免费餐,已经能让我吃得饱饱的了。
食堂的自费餐,更是热茶、甜点、牛奶、鸡蛋、面包等等食物,一应俱全。
一份荤素搭配的套餐,只要花费5个戈比。
1卢布等于100戈比。
把助学金,全部用来加餐,我每个月,可以加餐一百次呢!"
秦关意听了,还是不放心,怕梁九斤在安慰自己,又说:“除了吃饭,还有其它方面的用度呢!
你的吃喝用度,肯定不够。”
梁九斤听了,摇头笑道:“上一次,留学苏联的时候,我每个月,都有余钱。
同学们经常搞聚会,单单是汤,我就吃过白菜汤、红菜汤、鸡汤、乌哈汤、豌豆汤、奶油蘑菇汤等等。
还吃过牛排、猪排、鸡排、鱼排、炖牛肉、波兰风炖鱼、白菜炖香肠。
另外,还有俄式大列巴、小煎饼配甜炼乳、意大利牛肉面、土豆泥配鱼蛋等等。"
秦关意听了,这才略略放了心,说道:“九斤哥哥,你一定不要亏待自己。
回国的时候,只准胖,不准瘦!”
宗且示听了,帮腔说道:“不吃成一个北极熊,就不准回来!”
秦关意听他作践梁九斤,抬手作势要打,宗且示吓得,赶忙躲在梁九斤身后。
然后,看着秦关意,夸张地叫道:“九斤叔叔,你太太打人喽!”
众人见了都笑。
梁有余听了梁九斤的介绍,看着宗且示,舔着嘴,说道:“听到吃不到,听了也白听!
还不如节约时间……
嘿……嘿......”
宗且示听了,心领神会,也笑道:“还不如节约时间……
嘿……嘿......”
两个人说完,相视而笑,不再往下说了。
冯念初被他们吊起了胃口,问道:“还不如节约时间,干什么啊?”
喜欢门西双榜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门西双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